聚谈例行比如每年、每月、甚至每周我们全叫做“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全面的贯彻了互动有[爱心]的内涵:尊重、接纳、平等、民主。它能够让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针对家庭的事务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避免只针对孩子问题
那么,家庭会议就是用来讨论孩子的问题的吗?
当然不是,如果你进入到了这个误区当中,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家庭会议会不欢而散。其实,家庭会议它的基调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我们建议,最开始开家庭会议的时候,我们可以来讨论如:“周末去哪里玩?”“孩子暑假可以报一个怎样的夏令营?”
轻音乐 引入也可
用这样比较轻松的话题开启。然后,陆陆续续的还可以用家庭会议来解决一些问题。
如果一上来你就用家庭会议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很可能不愿意参与,因为他觉得你这个家庭会议就是来针对我的。其实,不光是孩子的问题,大人的问题、全家的一些决定都可以放在家庭会议上解决。
二.家庭会议形式
下面,我们看一下家庭会议的形式。
1、致谢和感谢
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少跟家里人说:谢谢。比如,家里有老人帮忙照顾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通过家庭会议这样的形式向老人表达感谢。这个环节,我们要对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表示感恩,这个环节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感动和温暖,会让整个家庭会议的基调变得非常的温馨。
有以前参会记录过最好!
2、评估以前的解决办法
在第二次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可以进行复盘。也就是之前如果商量了一个方法,在使用了一周之后,我们来评估一下。如果是第一次,这个步骤就可以跳过去。
三.家庭会议议程
我们可以由每一个人来分享一下,在这个星期中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有没有一些问题需要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之后可以一起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倾听、相互尊重,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声音出现,而且不要评判,也不要预设结论,要允许每一个人可以自由的表达。
而且,在家庭会议中,我们也要允许失败和错误的出现,我们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方式,也要允许有不同的结果发生。
在家庭会议上,我们建议每一次只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家务活的分配方案、参不参加学校的夏令营、周末的活动安排、孩子上什么样的兴趣班、家里面怎么样来布置装饰、孩子的零花钱计划等等。在家庭会议上一定要关注于解决问题,而要避免权力之争。
就比方我们晨起,如果有打卡日记更好!
这是一个家长学习放手和信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会头脑风暴,学会倾听、尊重、相互合作。同时,还给予孩子一份参与感,让他感受到:在这个家庭当中,我也是一份子,我是有归属感的。
最后,我们可以用娱乐活动来结束。大家可以一起吃一些甜点,或者一起唱歌跳舞,还可以安排一些游戏的活动。这样,我们的家庭会议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以感恩开始,以娱乐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