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常常激动万分的立下新年目标,然后在懊恼和羞愧中宣布这一年计划的失败。此后,每次制定计划时,我们心里总会响起“肯定完成不了”“坚持不了多久的”这种令人沮丧的话。
坚持真的很难,尤其是在坚持一些目标长远,近期看不到成效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热情渐渐消失,努力的劲头也随之不见,自我放弃也就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真的是我们的意志力太弱了吗?不,斯蒂芬·盖斯指出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策略,不要和大脑较劲,微习惯策略教我们按照大脑规律做事情,让持久改变变得容易.
什么是微习惯呢?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就像《微习惯》中的“黄金俯卧撑”,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推动我们完成自己的微目标和额外环节,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策略会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会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成为(微)习惯。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养成微习惯:
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缩小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绝不自欺欺人地调高期待值,一定设定为在你极度疲劳、忙碌下也能完成的量,这样意味着,如果你实现了今天的微习惯,某天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大”收获。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制定每个微习惯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只有心中充满强烈的愿望,才会坚持下去,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做好规划,确保自己每天能完成。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在完成微习惯后,回报一下自己,奖励一下自己,这种满足感足以让大脑自己维持这个行为,会加速习惯的养成。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把习惯记录在纸上,睡前回顾,时刻掌控。遇到抵触时,进行调整,再缩小任务,直到能完成,保持这个行为链。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制定一个不会完成不了的微习惯,不断坚持,那些额外环节会带给你巨大的惊喜。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遵守自己制定的微习惯,把高期待值、多余的精力投入额外环节去。目标渺小,结果丰硕的状态更适合习惯的养成。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内心没有抵触情绪,行动时无需考虑,行为成了常态化,恭喜你,微习惯真正成为了习惯。
不再因为一时的鸡血,定下根本坚持不来的目标,忽略内心深处的抵触情绪,白白消耗意志力储备,最终徒留怀疑与不自信。现在设定自己的微习惯,在舒适圈里小心越界,行动终将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