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年前读到了54页,好多地方还是不懂。今天重新读48-----54页《促进初始学习的因素》,梳理一下。
这部分首先介绍初始学习的重要性:初始学习达不到一定的水平,知识不会发生迁移。就是我们经常比方说的,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
然后介绍了促进初始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理解性的学习强于单纯的记忆。
理解的知识更容易迁移。
网师中学得的知识,如上学期的课程中的对话、倾听等理论,不理解的在教学中、生活中就很难应用。
二,投入学习时间
文中举了培养国际象棋大师至少需要经过50000个小时的训练,才能达到专业的水平,在所有的学习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时间的主要投入成正比。
网师学习中,投入时间多的学员收获一定多,像周娟老师,方娇艳老师,贾明娜老师等等。她们都是我的榜样。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一定时间反复的应用,才能熟练的掌握。没有付出,哪来收获!
“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应包括足够的信息处理时间,学习不能操之过急,信息整合这一复杂的认识活动是需要时间的。”
三,学习动机影响人们愿意投入学习的时间
“尽管外部的奖赏和惩罚也对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人们还是比较关注内在的缘由。”
影响内因的因素:
1,挑战的难度必须适中
“太容易的任务使人厌烦;太难的任务会令人产生挫败感。”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这一原则的应用,课堂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
2,社交机会影响动机
“人们想要对别人做些有益的事情的想法尤其能激发人的动机。”
举例:年幼者与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3,看到所学知识的用途以及发现他们能用信息影响别人,激发较强的学习动机。
这些是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吧。
4,超过“任务所规定的时间”
对文中“审慎的训练”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