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或存《老子诲三观02》
若要说解读《老子》的书中,有哪一部称得上标准答案,人们一般首推王弼注。王弼生卒年为公元226年-249年,和《老子》文本在时间上相距多远呢?以帛书《老子》甲本不避刘邦讳为下限,刘邦登基于公元前202年,那么,这两者之间至少隔了450年。
从今天往回算450年是什么时候?是大明王朝1566年。王弼研究《老子》,和今天我们研究嘉靖皇帝,时间间隔是一般远的。
和《老子》文本时间离得最近的存世解读,是《韩非子》书中的《解老》《喻老》两篇文章,其解读以“德”篇文字在先,“道”篇文字在后,但并未解读《老子》五千言的全部。
并不意味着谁更早解读,谁就更权威。连《老子》自身,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比如马王堆帛书是目前最古老的全本,但学者说:“帛书是最古的本子,却不是最好的本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概因为帛书本《老子》的文字不够“工整”,比如,很可能出自同一祖本的甲、乙两本,有很多出入之处,和抄经者的水平有关,和当时文字的不统一有关,此外两个版本又各自有不少佚失的文字。实际上,帛书甲本不避汉初皇帝的名讳,光是这一点就有极大的优越性。什么才是“最好的本子”?如果帛书《老子》确实不算最好,那么就只能留待发掘出更古、更全的《老子》了。
历朝历代解读《老子》的书汗牛充栋,在这个过程中,《老子》文本是一直被修改着的。这样一来,当帛书《老子》问世之后,很多解读都可能变成了误读。比如通行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文字,在帛书中是“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如果我们坚持肯定前者的断句方式,就必须彻底否定后者的意义。
对《老子》有了一定的接触后,人们往往会形成自己的想法。如果说老子是个任人打扮的老头子,那么也可以说,千人眼中,有万部《老子》。因为除去版本问题,《老子》本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
《老子》几乎是一部“无之书”,它可以“填充”各种想法。比如《韩非子》以“法”解老;河上公以“养生”解老;王弼以“玄”解老……还有以“兵”解老、以“禅”解老、以“易”解老、以“政”解老等等。这样一来,哪一种才是正确答案?在此仿造《韩非子·显学》中评儒墨的一句话:“世人皆注《老子》,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老子》,老子不复生,将谁使定《老子》之真?”
不妨说,《老子》只是搭起了一部思维的框架,当其无,有《老子》之用。整个思维框架,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你的所思、所想、所得,都能够放进去找到位置。它的教导,即是关于“观察”的思维方式,这也正导致了上述现象:千人眼中,万部《老子》。
文/似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