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亲王有个约会

最近刚读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读罢却还不忍掩卷,仰望天花板时,又是一阵神往。吃过午饭,去睡午觉,恍惚间又酿了一场干戈梦,醒来,梦里的疆场已遗忘大半,只是周身的疲惫好像还在述说着这一场厮杀。这本书,虽说我草草读完,却仍耗费了我太多心神。

最开始接触马伯庸还是在几年前,有一次无意间在杂志《看天下》上看到了一篇他的文章,文风清奇,思维独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后来才得知其素称‘文字鬼才’。再后来某个深夜,反复无法入睡,就在互联网上乱窜,无意间看到了他的一部小说《她死在qq上》,这部小说篇幅不长,讲的是几个年轻人在登录qq的深夜离奇死亡,主人公抽丝剥茧寻求真相。故事内涉鬼怪,略带些恐怖色彩,夜深的时候读起来,还是不自觉的后背有些发凉。在恐怖小说里,这本书写的并不怎么样,文笔略显稚嫩,毕竟这是作者刚开始提笔的小作,本身胆子不太大的我却没有看过之后整宿整宿的无法深眠。这本书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是马伯庸在小说中以科学的角度解释了鬼魂的形成,虽然鬼魂和科学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他这种思维方式和想法让我由衷的欣赏。

再后来又看了他的《末日焚书》、《寂静之城》和《西游摇滚日记》,这几本书也和《她死在qq上》一样,字数不是太多,不过,内容上还是有很多让我觉得非常新奇的地方,尤其是《末日焚书》和《寂静之城》,作者天马行空式的思维让我望尘莫及,我如何也想不到逸夫楼和中国的末日拯救计划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还有寂静城里对言论自由的变态控制让我心头一惊。

再往后我就开始接触他的大部头作品了,最开始看的好像是《古董局中局》,这套小说总共四部,讲的是古董行业如何鉴定、造假、设局,破局的故事。我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书中涵盖了大量的古董鉴别的知识,网上说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诚然,如果认认真真把这部小说读完的话,我想古董入门大概是够了。可是,要把古董方面的知识毫无违和感的嵌入到书中,这不仅需要极其扎实的文学功底,还要对古董的鉴定知识熟读于心,并且对很多知名古董如数家珍。在古董与文字之间如此游刃有余,亲王着实令我佩服。

亲王的书一般故事性很强,一旦开了头,便会欲罢不能,所以说读《古董局中局》那段时间真是把我累坏了,我是加班加点才把它读完的,读完后还不由得唏嘘,这是一本好书,最起码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好书。然后我又紧接着看了他的《三国机密》,这本书以三国为背景,在三国这盘棋局,操纵局势的没有诸葛刘袁,也没有司马孙曹。真正对三国起作用的却是那些在历史上匆匆留下几笔的人。这部小说虽然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可是小说的内容作者也并非是完全杜撰的,它是有强大的历史基础撑起来的。也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考据型小说,虽然我并不精于历史,可是里面很多内容还真是却又其事的。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文学的门槛似乎越来越低了,好像能识得几个字的人都能作文章写小说似的。很早之前身边就有同学整天抱着手机看小说,他们谓之为网络文学,当然,看书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这应该是值得赞赏的。由于周围看这些网络文学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久而久之我便也有一些了解,这些小说大都动辄几千章,可见这一本书会有多少字啊,很多小说情节还是比较夸张的,无边无涯,千万年在有些小说里更是弹指一瞬。当然,文学需要创新,可是有些小说情节着实太过于虚幻,主人公光环太耀眼了,这会不会给这些看书的青少年们带来某些不好的影响呢?也听有同学说,当年金庸琼瑶的书可也是在青少年中被禁止很长时间,如今都成为名著了。谁知道未来我看的这些小说会不会成为名著呢?同学这么说确实有为自己整日沉迷网络小说的世界开脱之嫌,不过,在这些网络小说里也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虽然现在是个阿猫阿狗都能站出来说两句写上两笔,可是在这纷杂的文字世界里,还是有人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底线,呕心沥血的为读者呈现出一部部有内涵、有思想、有深意的真正的文学作品。

前段时间,思前想后还是买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说真的这本书真的不错。这次亲王又让我吃了一惊,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可是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亲王能在短短的十二时辰也就是现代的24小时里面填充上70余万字,整整两大本厚厚的书啊,足见亲王运笔之功何其深厚了。小说情节紧凑,一旦开了读它的头就好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小说的主角张小敬历史上确有其人,可历史并没有给他70余万字,在华阴尉姚汝能写的《安禄山事迹》里有这么一段:〔众军传命曰:“杨国忠与吐蕃同反,魏方进亦连。”一时带甲围驿,国忠曰:“禄山已屡枭獍,逼迫君父,汝等更相仿效邪?”众军曰:“尔是逆贼,更道何人?”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这也是主人公在历史上唯一的一笔。通过作者对历史宏大的描述和对长安城的复原足以显现出作者在小说背后是下够了功夫。不过美中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的,作者在某些情节上还是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还是一部上乘之作。

其实,我很早就有一个作家梦,我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穿梭,我更想写一部属于我的作品。可是,每次当我看到马伯庸的书时,我就会觉得原来写书真的好难,要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云里雾里胡侃,那不是写作,那不是文学。我离文学还差的很远,我的作家梦还差的很远。

我仍需要继续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