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武义县骨干班主任2020年暑期研修活动体会

        7月18日,我们迎着淡淡的荷香来到了美丽的柳城,来到了有着浓郁莲文化的柳城小学,参加由教育局组织,李家成教授团队全程参与点评指导的暑期班主任研修活动。

        活动一开始,钟局引经据典的讲话和雷所真诚的进言,不禁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而后,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精彩发言,无不涌动着她们对教育的热情,闪烁着她们智慧的光芒。下午,李教授团队学术性的高位引领,又给了我诸多有益的启示。活动最后,李教授总会以最温暖的话语鼓励大家继续前行。

        一、学龄比年龄更重要

        转眼间,我已步入中年,也有18年的班主任龄了。但是,我离一名专业的班主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究其原因,是自己缺乏专业成长的自觉,学得太少,理论水平远远不够。幸运的是,我在19年加入了县“十百千”名班主任工程。第一次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读书学习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意义,决心做到专业阅读常态化。

        于是,我开始读叶澜教授的专著,逐渐走近“新基础教育”。“喔效应”、“全·实·深”、“精·特·美”、“成事成人”、“重心下移”、“长程两段”……一个个研究新理论不断跃入我的眼帘,而后又碰撞着我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时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我开始读李家成教授的《家校合作指导手册》《你好,寒假!》等著作,第一次关注“领导力”、“共学共进”,第一次领悟到新时期的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家长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支持,更将是最为宝贵的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如此,学校、家庭和社会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促进每位学生更加主动、健康地发展!

        虽然,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学龄真的很短,但我一定会慢慢地跟上。接下来,我要拜读更多的教育专著,学习更多的班主任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自我更新,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二、踏踏实实在班主任研究和工作中成长

        在李家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团队的引领下,我也开启了“家校协同模式下学生寒暑假生活变革的探究与实践”。2020年寒假前夕,我和孩子们邀请家长参与,共同策划“你好,寒假!”主题实践活动。因为在学习《春节童谣》的时候,孩子们都对“磨豆腐”的过程特别好奇,所以都希望有机会亲自体验一下。家长们也认为现在年味都淡了许多,何不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体验机会呢?兴许,还能找回儿时的年味,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于是,我们把2020寒假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寻浓浓年味,过快乐新年”。

        因为参与的家庭较多,大家又推选出6位组长,并让其他孩子自主选择加入喜欢的小组,并明确分工。那么,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各小组先是咬文嚼字,为自己组取了一个有意思的队名,编辑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并制作好队牌。而后,各小组又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春节相关知识,希望在当天的知识竞答环节取得佳绩。有心的家长们,还准备了纪念品,说要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与此同时,我和家委们也根据拟好的活动方案,安排好了活动当天的各方面工作。万事俱备,就只待那天来临!

        1月16日,在余朵(化名)妈妈地热情邀请下,我们“小水滴”中队一行人来到了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东垄村。这一天,余朵的外公外婆为我们展示、指导手工豆腐的制作全过程。第一步,把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石磨,个个都跃跃欲试,所以只有轮番上阵啦!他们跟着一旁叔叔的节奏,“嘿哟嘿哟”地转动着磨盘,说简直比迪士尼的空中飞象还要晕,真辛苦!由于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石磨上就溢满了乳白色的豆浆,散发着淡淡的豆香。第二步,就是过滤去渣。在小厨房里,余朵外婆把豆浆装进一个密实的麻袋,然后用力将浆液挤出流进一只大木桶。孩子们纷纷上前,学着挤压过滤,不亦乐乎。第三步,把纯豆浆煮沸,然后倒进卤水点豆腐。只见小厨房雾气升腾,简直是人间仙境,孩子们又形象地把它称作“迷雾厨房”。因为要每隔10分钟点一次豆腐,反复几次才能把豆浆凝固成豆花,大家只好暂时离开小厨房,耐心等待。

        刚巧,那边麻糍开打了,一群人又都好奇地围过去。大木槌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槌着,糯米饭舂成了柔韧的糯米糍。我们沾点红糖吃,真是香、甜、软、糯!这边麻糍还没尝够,那边豆腐已经点好了。还剩最后一步,加压成形。余朵外公把豆花慢慢舀入模具,压上木板和石头,让多余的水分流出。孩子们都忍不住要趴上去压着豆腐。不久,白嫩嫩的豆腐新鲜出炉,尝一大口,可真香。有个孩子不禁诗兴大发:“谁知盘中腐,块块皆辛苦。”

        这真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我和在场的所有家长、孩子,都亲身感受到了“磨豆腐”这一传统制作技艺所蕴含的智慧;都在主动、积极地汲取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我们在做豆腐、尝豆腐的时候,也一起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浓浓年味。

        又如,今年端午节,在家委会的倡议下,我们又开展了“香囊寄祝福,撞蛋闹端午”这一节日主题活动。其中,活动方案是家委自主策划的,香囊、蛋兜、艾草蛋等等都是家长自发提前准备的。因疫情影响,家长不能来校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但是每位家长都非常用心地指导孩子准备小组展示节目,以及相关的道具。一年级孩子们,通过短短几天的准备,就有了较为完整和精彩的展示,我和家长都特别感动!有位家长说:“看完今天所有的照片和视频,发现孩子们一下长大了,井井有序,配合默契!”是的,我相信这个端午节的活动一定带给孩子们丰富多元的体验,端午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也会在孩子们心中悄悄萌芽。

        在一次次活动中,教师的领导力提升了,家长的领导力也提升了。而“学生”这一长久以来居于被设计、安排和教育的最大人群,也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控制走向参与,从边缘走向中心,他们的领导力也在慢慢提升。

        和团队中的伙伴相比,我们开展的实践活动也许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我也会潜下心来,不断研究与反思,不断改进,力求育人实效。

        总之,本次研训活动,我受益匪浅。带着我们的教育初心,带着李教授和局领导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带着点点滴滴新的思考,我们一起向前,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