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处暑|秋意冉冉遍天涯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2个节气。

暑气结束于今天,

秋意冉冉,

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气爽的时节!

在宜人的秋色里,或出游,或闲坐;或聚会;茶香缠绕,古乐相伴,都将美不可言。

↓↓

处暑·朦胧夕阳

初秋的天气,仍然湛蓝炎热。窗外树枝仍然葱葱郁郁,和刚刚过去的夏天并没有多大分别。

但细心感受,渐渐开始有些变化。绿叶映在天空里,带一点浅蓝朦胧;斜阳照在草丛中,带一些温柔的熏黄色调,灼热的气温,渐渐下降。那大概就是大家常说的“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感觉。

这种感觉,和李斯特的《黄昏的和谐》不谋而合,细细聆听,如黄昏时分从远处传来的钟声,波澜起伏的强烈情绪过后,散发着黄昏朦胧光晕,带有怀旧色彩。

这是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中的第十一首,兼具了高超艰深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深邃唯美的音乐意境,乐曲以诉说般冷静的口吻开场,短暂的沉默后,情绪的波澜层层推进,突然以强烈的情感宣泄倾诉着心中的哀思,接着又沉浸在回忆之中,旋律有着一种冥想般的气氛,在温情留恋的尾声中结束。

这种淡淡的忧愁,恰似初秋里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愁思。不让人心烦意乱,反而平添几分诗意。

↓↓

处暑·浪漫幻想

初秋的浪漫,是自然的氛围烘托出来的。散落的秋叶如飞舞的蝴蝶,阳光的氤氲让人仿佛沉浸在爱的朦胧之中。

阳光还是仍然明亮,但是柔和高远了很多,所以心境也已经变得心平气和,不再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秋阳打在树梢,凉风吹过来,又吹过去,这种浪漫的感觉清爽又怡人。

这种小巧别致的浪漫,沃恩·威廉姆斯的《绿袖子幻想曲》可谓诠释得淋漓尽致,传说这首曲子描述的是国王亨利八世的爱情。描绘了一个暴躁的国王,在乡间邂逅了一名绿衣女子,惊鸿一瞥。

那一天的郊外,阳光灿烂。他骑在马上,英俊威武。她披着金色长发,太阳光洒在她飘飘的绿袖上,恍若仙人。但缘分只在这一瞬间,此后再无相会。

思念迢迢复迢迢,日思夜想而不得。

《绿袖子幻想曲》引子部分由长笛主奏,伴以竖琴轻柔的琶音,随后小提琴与中提琴奏出“绿袖子”主题,让旋律更加深邃动人。乐曲的中间部分依次以提琴、长笛、合奏呈现“可爱的约翰”民歌主题后,进入长笛华彩乐段。最后中提琴与大提琴声部再现了“绿袖子”主题。

整首曲调缠绵低沉,因为终其一生,国王不曾得到心爱之人,一瞬的相遇所引发的浪漫幻想,从此成了永恒。

↓↓

处暑·夏与秋的交接仪式

虽说已经过了立秋,但是这个秋老虎实属不简单,它游走在晨间午后,在闷热与低压中反复徘徊,迟迟没有走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暑气的逐渐散去,秋老虎一走,真正的清爽秋日就到来了。

而处暑,正是夏末与初秋的交接日。

直到夏日里最浓郁的一片叶子也微黄,夏日里最后一只蝉叫声也消失了,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也走向枯萎。

当清澈柔美,饱含深情的《夏日最后一朵玫瑰》响起时,我们已经走过了炎炎夏日,开始步入日渐凉爽的初秋。

恩斯特是继帕格尼尼之后最伟大的小提琴炫技大师,就纯技巧而言,他的《夏日最后的玫瑰变奏曲》可算得上“最难的小提琴曲”

曲子让我们生出对夏日最后玫瑰的爱恋、惋惜和不舍。没错,既然我们见过了它的灿烂芳华,那就在这夏日的余温中,静静地与它作别,期待来年的再次相逢。愿珍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朵玫瑰,清芬悠远,永驻于心。

↓↓

加缪说:

秋是第二个春,此时,

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飞舞翩然,极尽绚烂,

跳一支生命最后的舞蹈,

返璞归真,等待下一场轮回。

放下繁杂,走向窗边,

去投入秋日的怀抱,

欣赏处暑的豁达辽远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