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

数一数年头,广州6年,上海快7年,很多年没遇过大雪了,只有某一年上海稀稀拉拉的飘了几片雪花,一点都不过瘾。

记忆中有三场大雪印象深刻。

一是七八岁的样子,雪很深,没过大人的膝盖,银装素裹的世界。我站在有冰柱垂着的屋檐下,手冻得通红发僵。爷爷拿了一根很长的棍子,兴致很浓,在门前宽阔白净又厚实的雪地上写下了“瑞雪兆丰年”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想不出他那时年轻的样子了,只记得那天他的眉飞色舞。

小时候在“某某堂”的生活安静温暖。爷爷从县城上班回来带好吃的,奶奶和邻居们在大门口坐着聊天,夕阳下爸爸下班推着自行车从蜿蜒的小道回家,妈妈留着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小姑隔三差五用边角料窗帘布沙发罩布缝几件衣服给我穿,还会绣只大熊猫小狗在背上。

如今某某堂已老得直掉土渣,跟旁边的新房子对比,更是沧桑。物非人也非,老去的,远去的,年轻的身影臃肿了,秀发熬成了干枯稀薄泛白的短发。姑妈要当外婆了,我也成了大妈。

第二场大雪是初中时,可能长大了的原因,印象中没小时候那场那么深。我和弟弟妹妹,还有叔叔,一起在白茫茫一片的田野上互相扔雪球。那是第一次肆意奔跑大声叫嚷图个玩乐。

从小到大能数出来的玩伴寥寥无几,大人也不喜欢我四处野。记忆中都是独自安静的玩过家家游戏。这样长大的自己隐忍木讷不善交际。

所以这算是难得的一次欢呼雀跃。隐隐约约的开始想追求不一样的自己。

第三场大雪是高中时。十点多上完晚自习,穿过校园回街道对面的宿舍。几个同学慢慢走着,偶尔有些轻微的言语,四周微弱的路灯笼罩着大雪覆盖的校园。走到校门口时,那一角落的亭榭走廊假山温柔的裹着皑皑白雪,错落有致的卧在清冷的夜中,晶莹剔透,有种《幻城》里描述般的纯净美好。对,那是会看《幻城》的年纪,是听到《至少还有你》会莫名伤感又振奋的年纪,是奉考到北大又去哈佛的漂亮学姐为偶像的年纪,至今还记得她的名字。

那三年一如那场夜中的雪景,纯粹清新。

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今年年后看到朋友圈晒北京的大雪,很是羡慕。也许就是有点渴望冰天雪地的自然美景,也许就是怀念把憧憬遐想玩在过家家里的七八岁,怀念试图突破变外向变自信的十三四岁,怀念心无旁骛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和可能的十七八岁。也许就是我老了,但没老成自己满意的模样,所以开始念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刻在中学校园的一块石头上,曾无数次路过。三十几岁,生活中很多苟且,但还是要不忘初心,记得曾经梦想过的诗和远方。不管困窘还是富裕,平庸还是卓越,沉重还是轻盈,都请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瑞雪兆丰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民间一直有一些关于下雪与农作物有关系的谚语。例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小雪雪满天,...
    岚县杨永生阅读 5,259评论 1 2
  • 大年初二,刚刚度过春节的北方被一场大雪覆盖,大地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木也披上一层银装,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许...
    笨小洁阅读 3,335评论 4 4
  • 瑞雪兆丰年 【原创】2018-01-03 寒菊微香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咏雪,赞雪,以雪怡情,以雪铭志。有“同为...
    寒菊微香阅读 4,314评论 1 8
  • 《瑞雪兆丰年》 1、 冬麦开心了吧,盼望一季的雪终于飘落,不再怕冰冻不再怕干旱,安然入眠。 桃李满足了吧,大雪覆下...
    不语不问阅读 2,383评论 0 3
  • 今天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了一篇名为《你做过最孤独的一件事》 里面有一个说了: 自己去旅行,照片里全是景没有人(我也是)...
    shangwen_阅读 2,39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