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能力不差,却总干不成事?

一个人总是失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能力不足,还是人脉、资源、运气这些外部条件匮乏?

这些答案都对,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常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因素:愿力。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能力抵不过业力,业力大不过愿力。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在于拥有愿力。

愿力是内核,它可以激活能力、穿透业力,让每一步前行都有根可循,让每一次困顿都有破局之望。

想知道为什么愿力是成事的关键,就得先搞清楚这三个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01

什么是能力、业力、愿力?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能力,指才能和办事的本领;业力,指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愿力,意为心愿的造业力,多指心愿造业之力,泛指意愿之力。

回答有点抽象。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AI,看看它怎么说。

能力:完成目标的综合素质(含知识、技能等),由学习实践积累而成,可后天提升。

业力:源于佛教,指过去的言行思想形成的潜在惯性力量,通过累积效应影响当下与未来。

愿力:内心强烈而坚定的愿望与决心,是强大的精神驱动力,能支撑人攻坚克难,具有改变现状、塑造未来的潜能。

02

AI的解释就具体多了。

如果想再通俗一些,我打个比方。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能力就是车的性能,包括发动机、方向盘、刹车。性能决定了你能开多快、多稳。

业力就是路况,就是你过去的驾驶习惯留下来的路,可能是平坦大道,也可能是坑洼泥泞,甚至是暗冰,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痕迹。

愿力就是开车时的导航。不管汽车的性能是顶配还是低配,也不管路是坦途还是泥沼,只要目的地明确,就知道该往哪开,甚至愿意绕路、填坑,最终也能到达目的地。

无非就是性能好的车能快些抵达,性能弱的车就慢些走,但总会到达的。

读到这里,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

03

接下来,我打算分享一个减肥的经历,

更直白地说明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回想起我刚来北京的第一份工作。那会我刚毕业没多久,当时还处于试用期,业务不熟练,也不会玩谄媚讨好那一套,能做的只有打磨能力。

那段时间,我经常早出晚归,熬夜加班更是常有的事。

加班多,压力大,也没时间运动,就想着通过“吃”来缓解,结果导致我的体重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差。

这个阶段就属于业力主导期。

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形成了一种让我持续变胖的惯性力量,这就是业力。它不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行为导致的某种现象。

好在努力没有白费,我顺利转正。看着工作逐渐稳定,我开始计划减肥,想甩掉油腻臃肿的自己。

但是能力抵不过业力。

我上学那会是体育健将,跑五公里轻轻松松,现在跑不到一公里我就大喘气,受不了了。

身体的惯性压住了我的能力,让我减肥极度困难。

怎么办呢?该到愿力了。

04

我是如何获得了愿力?

当时,因为公司高层斗争,我所在的部门要裁掉一些人,而我作为刚转正的新人,自然就成了首选目标。

我不甘心啊,努力了那么久,最后却栽在一些跟工作本身没关系的事儿上。

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是一个任人宰割的鱼肉,人生迷茫、生活失控。

我想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依然拥有掌控生活的能力。

我想到了减肥。

因为减肥是,你只要努力就会获得回报的事情。

其实环顾当下,我能做的也只有减肥。

这就是我的愿力觉醒阶段。我拥有了非常强大的内驱力,不需要人督促,心里有一股劲儿在支撑着我,我自发去行动。

此时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根据规定,裁员名单会在春节过后公布,我还可以工作到年底。

那时候是冬天,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跑步,然后冲泡一杯燕麦片,喝完去上班。

早上的风很冷,但我的心里有一团火。

就这样我一直坚持,最终瘦了十几斤,不仅精神气回来了,焦躁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年后返京没多久,我就找到了一家新公司上班。

这次的经历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当愿力足够强大时,它真的能穿透业力的阻碍,激活沉睡的能力。

05

关于愿力,我还想再说两点。

第一,愿力只是成事的关键,它并不会保证你一定成功,它只会帮助你靠近成功。

第二,强大的愿力并非总是诞生于痛苦和磨难之中。日常生活里,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来提升愿力。

比如每天花几分钟列一份清单,诚实地写下那些反复困住你的老毛病,像爱拖延、容易情绪化等,看清它们在哪儿绊住你。

再把心里的目标拆成一句具体的话,比如“我想改掉拖延,这样能更从容地完成工作”,然后认真对自己说几遍。

这样做,就像在心里种一颗种子,每天给它浇水,愿力便会慢慢生长。

06

最后,想再提醒大家一句,

其实这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如果你自觉能力不差却总是失败,或许不该一味自责,而是该停下来,问自己一句:

你到底有多想要那个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