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321 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这两个月的乒乓球世界极不平静,近20年有绝对统治力的中国男乒兵败世界杯,接着又在德国乒乓球公开赛中折戟,国际乒联罕见发文认为“男乒世界格局或改变,中国队优势不在”。那么中国男乒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真的受到了挑战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1、世界男乒格局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要知道,如果格局改变,就要有新的势力崛起,但是打败男乒的还是年近40的老将波尔,夺得这两项赛事冠军的也是乒坛老人奥恰洛夫,整个男乒世界,都没有出现类似平野美宇在女乒世界的那种冲击性人物,可以说,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个江湖。
那是不是国外运动员的水平有较大提升呢?有提升是真的,但是现在活跃在乒坛的外国知名运动员普遍年龄都超过了28岁,本质上提升是不大可能的,加之中国男乒的训练水平世界第一,所以现在就说格局变了,那就太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2、中国男乒正处在动荡阶段
真正的问题出在队伍内部,从年中刘国梁教练被调整出队开始,中国男乒就突然失速,从中国乒乓球锦标赛退赛,到这两次比赛的失利可以看做是延续性的,主力队员好像忽然失去了方向。
马龙长期没有参加比赛,没有状态;许昕、张继科受困于伤病,基本上是打打停停;樊振东退赛之后状态奇差,内战外战接连失利;被给予厚望的新人林高远,在亚洲杯夺冠后,连续外战失利,赛场应变明显经验不足。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失利本身,而是运动员场上的斗志不足,很多比赛甚至出现了大比分失利,这在中国男乒近二十年辉煌的历史上极为少见。
3、社会压力下的危机公关
体育总局和乒协显然对换帅和换帅之后的舆论压力估计不足,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像张继科、马龙,甚至刘国梁都成为了知名网红,如何对待他们的粉丝成为了新的课题。
体育总局和乒协的方式是沉默和耗时间,躲开舆论风起云涌的阶段,但是实际效果堪忧,因为即便没有人再去解读前后的事件,也要有人重新出来主持大局,现在看来这样的人还没找到,目前的主教练李隼虽然履历辉煌,但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主教练需要的特质太多,李隼只能算是个“看守教练”,如果想把所有业务都协调好,恐怕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好在,今年是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还有时间调整,但是给体育总局和乒协的调整时间不多了,明年的世乒赛对中国乒乓球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赶紧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禁不起折腾,这里面的含义太多了。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