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像辩手一样思考
(嘉宾:宋超,北辰青年CEO)
# #思考课
### 普通人的思考特点
1.直觉发散
2.混淆现象与原因
3.颗粒度混乱
### 辩手的思考
1.直觉发散,头脑风暴穷尽
2.归纳与分类
3.二次发散,进行延伸
4.审视观点框架,穷尽且无重复
5.自我挑战,每个观点的反思
没有直觉发散,那就去检索相关知识啊,善用搜索引擎!
### 辩手表达观点四个原则
1.摆框架
2.不仅说what,还要说why(说出背后考虑,增大被理解及认同的可能。把说服变成共创)
3.提前考虑对方的质疑和顾虑
4.(面对说服难度极大场面时)回到问题原点,创造共识
辩论者最核心的本能
——“反思”和“真诚”
### 课后作业
1.框架如上图,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而客观有四个考量方面。
2.在个人能力足够匹配想选择的工作的前提下,我是觉得个人喜好占据了择业的30%选择权重,至于地域薪酬与公司文化则是决定了工作能够顺利并且顺心进行,发展空间则是对未来的自己负责。
3.其实我听过最优选择是去大公司积攒一定的资源,再离职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很多人都这么做,我反而觉得大公司危险了。如果大公司已经“人才挤挤”,小公司其实也是值得尝试的。
4.由于这只是毕业后第一次择业,即使是有思考不全的地方,也还有机会去修正。
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思考,另一个是表达。关于思考:归纳和分类是最catch到我的那个点!因为我以前从未有意识去这样集中自己想出来的point,就毫无逻辑可言。关于表达:这四个原则,一下子就能让人学会“好好说话”,挺有意思的。
总的来说,收获足够丰富了,我还需要多实践。
第二课
升维思考
(嘉宾:Joryi,前阿里巴巴 高级组织发展专家)
升维思考,是一种跳出组织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换位思考。
升维思考,也就是从自己当前的立场、认知中跳出来,然后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面看问题。
四个发问角度
1.存在目的
2.价值愿景
3.服务对象
4.成功标准
三个应用场景案例
面试、升职、协作
一个生命故事
工作强度最大的时候,一个人同时管着4个项目,还担任其它2个项目的总监,最夸张的时候20+天没有回家。就在这种节节上升的阶段,情绪管理突然出了问题,没有意识到其实是身体健康不行了。
改变的契机是万科总裁郁亮的一次讲话——
于是,开始了锻炼,去跑步和健身。最开始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坚持运动了20天,开始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体验。肉眼可见的是,体力提升力量变强,身材变得匀称健康;精神上的是,不再抑郁,不再情绪失控。这就是身体管理带来的改变。
人的身体里,有两种激素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是多巴胺,另一个是血清素。多巴胺的分泌可以让人开心(肥胖和工作压力大会让多巴胺的分泌得不到满足,于是想吃吃吃),血清素的分泌可以帮助人放松。运动可以促进二者分泌,从而让身体进入一种平衡状态。
一个人的能量来自体力、心力和脑力的平衡。
我的应用
第三课
(嘉宾)
4个经历类型
时间经历
记忆锚点
行为事件
愿景
4个对话方式
1.记忆回溯
首先切入记忆,回忆状态能让人放松,开始访谈,对方记忆检索
“x年前的你在做什么?”
追溯记忆
“后来怎么样了?”“接着发生什么了?”这样的句式
总结
“那时候的你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2.三个石头
记忆锚点
根植在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可能会影响一生
人
“对你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三个人是谁?”
(那个例子提到的,前老板帮助创业,因为想起当年自己,犹如帮助当年自己,让我好感动啊)
事
两个角度:挫折的石头,成就的石头。
物
可以是书影音之类的,还可能是笑容,泪水,奖杯
3.黄金圈法则
what
why
how
细节缺失,片面解读
4.生命愿景
问未来,可以从家庭,事业,个人目标去聊
可以将大的话题拉到对方身上,会获取很多实用信息
让对话变得更有温度
生命故事
从一个电视台工作者,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就是以后想成为的样子”
一种恍惚,就像说话好听的机器人
(这一段好有画面感)
新闻主播就像知识的代言人,可是他觉得不够,后来想知道媒体是怎么影响世界的人,于是申请了英国剑桥大学。那些同学都非常有魅力,美丽来源就是他们很有自信,核心是一个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影响力的源头。
通过分享汉字故事,herry找到了自己的核心。新闻主播vs讲故事,后者更合适。
后来也曾从事企业公关主管,打造个人品牌的操盘手,很快乐,因为需要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的感觉很棒。
也许际遇不同,但同样的,内心渴望创造价值,迷茫,不安,茫然——心法面对考验:不断的去找自己的核心是什么。需要大量尝试,去察觉自己真正能够创造影响力的地方。
找一张白纸,把过往所有的重要时刻写下来,串成时间线,回想这些点点滴滴最让你快乐兴奋,别人会赞赏你的是什么。
第四课
这一课笔记比较简单,主要是建立思想模型
附上我的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