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没有之前开心了

腊月中旬,年味越来越重。到处挂起了灯笼和彩灯,商店里面的《恭喜发财》开启了单曲循环模式。

村里面的小汽车越来越多,鞭炮声也越来越密集。

今年腊月,唐家三兄弟都回来了。

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过了个年。年过完了,老唐夫妇并不开心,他们感觉年味变了,变得不是滋味。



在外面做生意的唐老大,两个孩子都没回来。年轻人对于过年,一向不太热衷。他们热爱新鲜事物,讨厌被传统的条条框框困住。

大儿子认为辛苦了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准备去哈尔滨看冰雕和滑雪。提前给家人买了年货,给爷爷奶奶发了红包,开开心心的宣告自己报了旅游团,过年不回来了。

小女儿嫌过年回来大家又要让她相亲,催结婚,烦都烦死了。不如留在厂里加班,还有三倍工资。过年集体包饺子,看春晚,也是热热闹闹。

唐老大自己一头钻进村里的牌堆子里,下午出门,半夜回来。两个眼睛熬的红红的,人却非常亢奋。

唐老二家上大学的儿子倒是跟着回老家了,心没有回来。每天恨不得24小时抱着手机,眼睛黏在屏幕上不下来。一觉睡到下午,不出门,不拜年,不走亲戚,不参加家族活动。

有亲戚办喜事,孩子碍于面子不得不出席,也是全程窝在角落,不声不响,不想社交。有人过来搭话,他全程嗯嗯啊啊,好的,可以,机器人一样应付。

唐老二夫妻跟着父母一直在村里住,他自己是气氛组,到处找人吹牛。看别人的车,讨论谁家新买的房子。热衷于对比和炫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各种话题满天飞。

出去活跃了几天,唐老二对于自己大哥莫名买了“好几套房”,或者“一年至少挣百万”了,感到哭笑不得。



在外定居工作,年假少的唐老三本来不打算回来的,无奈经不起母亲的苦苦劝说。

他表示,回老家过个年,时间不够用,鞭炮晚上炸的根本睡不好。想到要把去年过年经历的事情再重复一遍,他实在觉得累得够呛

去年过年,年前回自己家。父母年纪大了,全家人要一起,里里外外洗洗刷刷,收拾都花了三天,。初二开始去女方拜年,每天像赶场一样,天气不好当天的任务就完不成,来年肯定收获好几家埋怨。

吉祥话要好好说,红包要一碗水端平,礼物要不轻不重,走个亲戚比面试还累,还是好几天连轴转。

遇到兴致勃勃的长辈,要陪着抽烟喝酒打牌。打牌不能赢,只能输,还不能输得太刻意。

带回来的上小学的孩子,只要不盯着就看手机,或者玩游戏。手机平板被没收了,毛孩子就去跟村里其他孩子一起放鞭炮,或者点村里的草垛。

作业永远做不完,一不顺心还回哭着喊着要回自己家。

天气冷需要特别注意,毛孩子一旦发烧,这个年就白回来了,剩下的行程要全部取消。



老唐夫妻盼了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回来了。贴心话还没说几句,田里地里的收成还没说完,儿子孙子都觉得没兴趣,嫌唠叨,家族群里开始发红包,抢红包。

老唐妻子提前好几周,辛辛苦苦准备的过年菜,鸡鸭鱼肉十来碗,孙子们不爱吃。

买的糖和点心,他们看都不看一眼。

一个二个嚷嚷什么破地方,没有炸鸡薯条,没有汉堡意面,游乐场也没有,电影也看不了,回来过年一点都没意思。

儿媳们觉得传统的蒸菜炖菜不好吃,买海鲜买牛排,冰箱塞的满满的。

老唐夫妻各自尝了下儿媳们的手艺,没什么味道。海鲜,那更是吃不惯的。

又心疼,埋怨媳妇们乱花钱,惹得孩子们都不开心。

孩子们买的水果,坚果,巧克力,老人也不爱吃。

怕放着浪费了,老唐分给邻居,又惹得儿子儿媳的不满:都是好东西精挑细选给你们老人家买的,你们倒大方,都送人了,浪费孩子们的一番心意!



组织大家包饺子,儿子们嫌弃麻烦,懒得参加。

儿媳们为馅料包什么争的不可开交,老唐妻子拍板包个白菜猪肉的。

煮好以后,端上桌子,大家吃了两三个。

老唐妻子劝了好几轮,孩子们也兴趣缺缺。一个个感叹过年都是大鱼大肉,腻歪,还不如吃点米饭加炒青菜。


老唐觉得,孩子们人回来了,心不知道在哪里。

呆在家的时间少的可怜。一个一个东奔西走,打牌的打牌,吹牛的吹牛,忙着走亲戚。

就算在家,感觉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一个拿着手机,低头不语。

吃饭是众口难调,睡觉作息也都不一样,唉,过个年怎么感觉变了味,没有以前那么热闹,家人没有以前那么齐心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