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一年的我,何去何从?//2019-2020手记(上)

在这个变数太多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在这社会上就像一粒沙子,被裹挟,被打翻,被拍在岸上,压在水底。尤其是今年,还有去年的毕业生们,比如我...

去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对于未来有着不知道多大的期望,仿佛稍微一努力,世界就能被我们攥在手心里,毫不夸张的说,我们那时候眼中是有光的。

以下是流水账:

刚毕业不久,放弃了在学校的城市找工作的我,回到北京,准备先找份工作,安定下来,积累经验和知识,这也是大多数同学所选择的,当时的我们,对于未来还是太乐观了。

相对于更年轻化、曝光度高的互联网行业,我在大学学的是设计类的专业,如果想闯出一片天,除了天赋,剩下的就是积累经验和近乎无止境的学习。“不过没关系,谁让我年轻呢”

我还是想多了

五个月工作下来,我收获的不过是一些钱,和我大学使劲吃使劲睡也没得到的脂肪。

每天除了去工地“视察”现场,拿着设计稿核对现场施工,和施工人员扯皮,回到了住的地方就是做图,作图,无尽的作图,而这还是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所破败的小房子里完成的——我不是在北京工作的吗?

说来也好笑,为什么不签工作合同我就被派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没办法,最后终于有点受不了的我,在2019年最后一个月,我认真的问了老板我究竟什么时候能转正并得到了“能力还不够,希望加把劲,年底可以转正”的答复,我直接收拾东西走了人。

算了算了,还是在家过个好年吧~     

这一过就又是五个月

别说,真香!

在家的我好像如鱼得水,前几个月,就着北京冬天干巴巴的冷风我和剩下几个还在家的皮孩儿把附近玩了个遍,不用说,这不就是“把世界攥在手心的感觉”吗?!

然后紧接而来的就是封城

一声哨响,整个城从前一天的熙攘,突然安静下来,楼下单元门开关都会有人爬窗户看看-到底是谁?

我们被困住了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每个人从紧张,到放松,从紧盯着电视到在床上刷手机到天黑,小孩的吵闹,成人们的争吵,似乎一下子在这小地方放大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不知道去哪儿发泄的火气——虽然这还是冬天呢。

小孩子开始担心是否返校,大人们开始焦虑工资为什么还不到账,这个月的贷款怎么办,最重要的是——还开不开工?

但是最焦虑的还是我们这帮已经毕业半年的毕业生了

觉得实习工作不顺利,不习惯辞职了的,我们

浑浑噩噩过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我们

想坚持坚持,等过段时间跳槽的,还是我们

都在家憋着,怎么“图大业”,怎么挣钱呢?

在最关键的时候,疫情控制住了,市场开始开放,除了学生们依旧在家“自习”,其他人在缓步走上正轨,2020,终于开始了

不对劲,我怎么落后了?

在家的这段日子,我花光了智商给自己找乐子,却没想到学点东西,出了家门,好像村里刚通网一样,去年还在说设计至上和设计为本的人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复工复产、抓起工业农业互联网产业,我的工作呢?

抬头看原来的同学,学计算机的在家办公,一点也没闲着,教育专业的在家开了网上课程,理化专业的考上了研究生,令人羡慕,就连专门写酸诗的文学小哥也开了自媒体--给大家表演厨艺?

怎么,原来他们也是能人啊!

好家伙原来就我啥也没干呀!

没办法,工作之余我也开始学习,新工作还算清闲(甚至过于清闲),在设计方面学习新软件,培养审美,其他方面我开始了收集资料,对于以前的兴趣爱好做了一个大致的整理,挑挑拣拣一两个,偶尔培养,希望在人到中年之后能有一个乐趣。。

相信我,一个刚刚经历过长假的人拿起书本(Pad)学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怎样呢,知乎里硬着头皮学下去就是这样的吧

加油吧~有的人在山顶,有的人在山脚,而我-刚刚出门。

                                                                  我是大薯,刚刚出门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