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天后”、“创意生活家”、“心灵导师”......
李欣频在不同的身份里跳跃、超越......
“遇见”她真的很幸运......
为了写李欣频,我特意从书架中找出了她的所有书,细数一遍,总共十本。毫无疑问,她是我拥有最多书的作者。我和李欣频的缘分始于2009年,十本书中有七本购于2012年,最新的一本《我镜历》购于2016年。因此,我将围绕着这三个年份,详述我和她的重要“遇见”。
2009:十字路口初识于书店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是在工作两年后的某个周日午后,在我市刚开业不久的新华书城里,我第一次“遇见”了她——李欣频。
当时的我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经过一年不停歇地工作,反而变得更加迷茫。我很困惑,明明是我选择的专业、明明是兴趣所在,为何难以坚持下去;刚刚毕业的那一年,和家人的关系也是冷至冰点;感情生活也是糟糕至极;总是,所有的不顺就好像是说好的一样接踵而至,可以说当时的我从反面应证了“吸引力法则”的存在。
当自己无力去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习惯于逃避,于是,我逃进了书店里。因为工资有限,我每周便抽出半天的时间待在书店,开始与书为伴的生活。虽然每周只有半天,但是我终于有了与各种烦恼的短暂隔离,我反而因此有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一个出口。这都得益于一本名叫《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书,而书的作者正是李欣频。这段“逃避”的经历,也是自己寻找办法的能力,实则也应证了人有天生的自愈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相信自己。
欣频在书中提到的各种观念无不在刷新着我的三观,原来电影从多角度、换角色来看,可以如此有趣;原来读书一旦注重了知识与智慧的搭配,可以爱上阅读;原来旅行用当地人的身份来玩,可以摆脱到此一游的心境,这些无不在之后影响着我去看世界的眼光和态度......当然其中在那个当下影响我至深的就是那篇“如何在25岁前顺利接班”,我记得内容是说25岁要站在专业的高峰、热爱自己的工作。当时的我刚好二十四五,正在犹豫要不要转换人生跑道,读完她的这篇文字,更是让我更加笃定了离开的决心。之后,我在半年的时间里,准备出国事宜,在2010年新春佳节、合家欢乐的日子里,我一个人、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第一次走出了国门、来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只是,25岁,我并没有站在专业的高峰,而是来到了一个专业的起点......
2012:失意中再次相遇
都说2012是巨变之年,我也巧合地赶上了这班列车。经过了两年的忙碌学习,多少有些知识上的小小收获,我开始有些自以为是,逮谁都想要给人家“指点迷津”,仿佛自己所持都是正解,殊不知已经陷入了“五十步笑百步”、“小知不及大知”的“五十步”和“小知”里。骄傲果然使人落后,我又用生命经历验证了名言。2012年上半年,我相继经历了工作、感情、学习的滑铁卢;除此之外,即将到来的30岁危机的木马程序显现,我被各种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紧紧地缠住。于是,我又习惯性地躲了起来,躲进了书籍里,再次与李欣频相遇。
2012年8月,我一口气从网上买来了七本欣频的书,分别是09年出版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推翻李欣频的创意学》、《爱情是文字最美结局》;10年出版的《谁说这辈子只能这样:李欣频的变局创意学》;11年出版的《10堂量子创意课》、《玛雅日历2012》、《李欣频的私房50》、《做自己的先知》和12年出版的《秘密副作用》。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我基本都在接受着阅读的洗礼。
“一个无法爱自己的人永远无法爱任何人……”、“现在就是改变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把自己活成一个造物主,从无到有、无所不能、心想已经事成,活出自己最好的版本,好到不想跟别人交换人生”、“遇到问题就想,如果是未来的自己会怎么做”、“智慧比知识重要”……这些道理其实并不陌生,只是为什么我活不出来,为什么我这么讨厌自己?
直到我拿起那本《做自己的先知:李欣频修行日记》,书中记录了欣频的印度修行之旅。她的生命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原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被迫转弯修行也许可以看见另一番浩瀚的天地,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巨变也可以带来蜕变,虽然那之前的两年我学的是心理学,但多是头脑层面,直到经历低谷人生,我才真正地走上了身心灵成长的道路,我开始学习在生活中修行、开始学习如何去爱自己。
2016:去留调频中三遇
2016年年底,我的工作合约就要到期,是去是留,需要做个决定。面对变化,即便已经有了方向,我还是会焦虑犹豫。这个时候,我又开始听欣频,尤其是她的《音乐欣频率》,每天在上下班的途中助我清理负面情绪。
就在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我收到了预约很久的、由欣频设计的《我镜历》。根据她的指导,开始从微信微博签名、座右铭、喜爱的歌曲等里面寻找自己的木马程序,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潜在的思维限制,比如“成为更好的自己”、“意外打破行动时会束手无措”、“坚持自己必发生冲突”等等。
欣频所说的木马程序,有些类似于认知心理学里的“歪曲和错误的自动化思维”;找木马和转换木马的过程有些像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巧合的是,这一年里,我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就与认知行为治疗有关,然而找别人的问题很简单,找自己的问题却没那么容易。那些自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又在以另一种方式在影响着自己,渐渐地,我体悟到如果思维始终局限于三维物质空间、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问题永远都不会消失,只会以“换汤不换药”的形式让人轮回在类似的问题里。
在《我镜历》到手后,我便报名了欣频2016年12月31日的跨年调频微课。在那之前我已被拉入了微课群,我发现群内大多是因为欣频而来。从大家的交谈里,我能够感受到欣频的影响力,好多人都受益于她推荐的书和电影,思维也因此被打开,很多小伙伴还时常转发她们自己的作品,分享并传递着她们的智慧。我虽然很少发言,但却非常感动于大家的互动,一人遇到困惑,总有人能给出适合的建议。这不就是团结的力量,这不就是分享的美丽!
能量果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我也因此深受鼓舞,下定决心开始书写整理,心底里不由地长出不得不写的动力。神奇的是,书写又带我进入了另一个奇迹。就在我想开始书写的时候,恰巧碰到了心灵自由组织的线上自由书写群,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入。这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群,除了每天交作业,大家很少沟通,或者说大家沟通的方式来自于用心书写的文字。每当我打开一个小伙伴的简书,阅读的不只是他的故事,还有故事背后的生命,连同我们共同的情绪。我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故事疗癒推广者周志建所说的“一人故事,众人故事”的意义。为此,我会继续写下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