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好吃无非是食材新鲜和用心做

“你喜欢吃什么?”

原来认真想这个问题,我是答不上来的。

香香用瑶柱小虾番茄下的热辣面条温暖得我!会说超好吃。

小贤拖带回来的东北红肠紧致颇有烟熏劲得刚刚好,我会说超好吃。

四姐带过来的五色饭浓郁的椰子香得味蕾饱满,我会说超好吃。

再看我发更新,朋友渐渐知道我是一个“你有什么是不好吃的”人。

但是真正去饭馆吃的时候,认真起来又会挑三拣四。我在公众号之前写过一篇《我为人民吃烂粥》的文章,觉得自己有时还是挺刻薄的。

茶餐厅的牛油菠萝包不够用心,端上来之前没有热过,夹着的牛油吃能够吃出砂糖的颗粒感,差评。

酸菜鱼的鱼下锅之前没有腌制过,吃起来汤浓鱼无味,差评。

蛋挞肯定是没怎么下蛋和奶,只有糖味,没有香味,差评。

肉酱意粉的粉一嚼就碎,不爽口不“弹牙”感觉像是嚼劣质的塑料,芝士味不够,差评。

当然,这是个人口味的问题。

当我真正想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和不喜欢的是什么,好像真有一点头绪了。对于我来说啊,东西好吃无非是食材新鲜和用心做,不用什么美食家的标准来衡量。

和技巧没有多大关系。

好像一些新手给你做菜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可以把菜做到没有什么太过分的地方,比如手抖盐放多或者根本没下盐。(或许也是因为我认识的朋友都比较靠谱?)

这时候吃的更多是一种心情和感觉。对方为你认真做菜的那一份真挚,吃饭的时候或许真的就很不清楚这菜到底有多高的水准,而是他们为这一餐用什么心情,准备了多久。

活到现在,特别珍惜那些在饭桌上把好吃的先夹给我的人。珍惜那些为我做菜的人。珍惜那些就算每次说我做的是黑暗料理但是都愿意吃完的人。

我和弟弟在家从小打架打到大,在客厅会打,在房间会打,唯一能够通力合作和谐相处的时候,只有在厨房。每到晚上饿了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人先试探:

“喂,吃面吗?”

“吃!”

然后他煎蛋炒肉下面条,吃完我洗碗擦锅。

这时我们相信彼此是最可爱的手足。

厨房或许是在家里面带中性气质的存在,它柔和又坚韧,调和着家庭成员在家里和在职场上本来所带有的属性,在里面大家变得平等,相互协作。

用不用心做,协不协调,尝一口就知道了。

在外读书的时候,路边看到一家人围在院子门前一张桌子吃晚饭,会不忍回头看多两眼。胜过夕阳美。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细心品味,有些人做的菜,味道饱满,你能尝到丰盈踏实的香味;

有些人做的菜就算色彩搭配讲究,但就总是吃不到那一份嚼下去很香很实在的味道。

入口的味道和嚼起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饭菜见人心。反正会出卖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