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迫不及待地逃离HR这个岗位

文/90职场那点事

图/网络

声明/本文由90职场那点事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HR、HRBP、OD、SSC……这些词汇是否对于你来讲陌生而又熟悉。熟悉的是,你知道HR、HRBP、OD、SSC……职责、角色定位;陌生的是,你了解这些岗位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却苦于无法实现。

中国的HR有很多机会!

前Google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邓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了近25年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他自己的体会,以及为什么会决定在人力资源领域一直做下去:

1、自己比较喜欢与人打交道,很乐于帮助别人,人力资源也是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领域,基于这样的考虑一直做到现在。

2、在职业生涯中,曾经遭遇过传统人事管理很不愉快的经历,这促使自己下定决心在中国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做得与众不同,真正实践把人当“人”来对待,把人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本理念,这是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的最大乐趣和收获。

3、在不同的跨国公司工作期间,行业不同,文化差异大,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文化,人总归是人,存在很多共性,而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应该发掘这种共性并作出相应的改变。

4、人力资源从业者应当了解人其实都需要被尊重和被认可,在不同的文化下,如何以最得体的方式来做到对员工的尊重和认可,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不同文化差异有所了解,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

5、作为年轻的HR应该培养自己对差异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的敏感度,一旦发现差异化可能造成的冲突,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出现问题及时请教,真诚的态度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态度尤其重要。

作为HR从业者,一个组织或者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很大的改变和提升,通过自己带领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对整个公司产生影响的时候,你会因此感到欣慰,并富有成就感。

而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成就感是通过成就公司员工的成功来获得的。

我迫不及待的逃离HR这个岗位!

起初我从事HR这个工作岗位,是因为这个工作让我有成就感,而促使我成就感的根源在于能够看到员工的幸福感,这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

辗转多个公司,从外资、国内上市公司、国内民营企业,从传统的HR到HRBP到OD,最终自己选择了公共关系岗位,迫不及待的逃离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岗位。

也许很多人会问,公共关系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差异这么大,一个是公司对外关系上的岗位,另一个是公司内部运营管理方面的岗位,你是多大的勇气迫使自己作出这样的选择?

其实在外资企业,和国内的上市公司做HR,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不论是新老员工,在不断的熏陶下,对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认可度是很高的。

管理的规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执行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你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实施和解释公司相关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并在这样的条件下为公司建立和储备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经营团队,你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员工也因此能够适应公司,并获得相对应的成功,这种成就感是双向的。

而真正作出逃离HR这个岗位的决定的原因,也是因为民营企业工作期间决定的。

下定决心从外资辗转到国内民营企业做HR,是出于自己想要创业的目的。既然做好了创业的想法,想要快速适应国内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则和工作节奏,必须让自己置于民营企业当中去。

而在民营企业任职HR相关工作岗位的时候,曾经兼职过一家中美合资民营企业,老板是美籍华人,因此叫”中美合资”。

你也许见过这些组织架构:

但是你绝对没有见过这样的组织架构图:

美名曰:“多维矩阵式组织架构图”。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们了解矩阵式组织架构图,是可以在自己的横向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归属部门,自己的汇报对象等等。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企业里面,不论是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还是部门归属,不论你是基层员工、中层员工、还是高层决策者,你永远也找不到你真正的位置在哪,甚至有员工也经常质疑:“我究竟属于哪个部门,我的直接领导是谁,而我的业绩如何计算?”

而在这样的企业中,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声音回答你:“我们企业就是这样扁平式的管理!”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你没办法确定制度实施部门,也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监督部门,甚至于责任人,总会有一种声音回答你:“我们公司讲究的是情怀!”

最终,我在一些辞职的“老员工”口中得知,公司所谓的“情怀”其实就是人情,其中一位部门负责人离职前曾经对我说:“这个企业迫切需要的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但是这个企业的管理者是不会允许人力资源管理者存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