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决定培养孩子的自主,控制自己的脾气,让孩子可以自由的发挥和成长。所以他把太太凯瑟琳支出去逛街,决定自己和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时光。
当凯瑟琳回家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孩子和爸爸玩的不亦乐乎,但玩具丢的满屋子都是,纸片满天飞,孩子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却在一堆垃圾中冲着她笑。
凯瑟琳冲着乔治大喊:“你就是这么带孩子的?你知不知道收拾这些需要多少时间?每次家务不是我动手吗?”
她终于忍无可忍,但宝宝的笑脸立即消失,转而嚎啕大哭。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妈妈好像很不高兴,但是自己是真的很害怕。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控制不住情绪,因为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我们的底线。他们的淘气给我们带来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和成本,比如他们会把屋子弄乱弄脏,会把家具、家电弄坏。
但是,这些行为真的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吗?
当然不是,他们真的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不知道这样会给父母带来麻烦,而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我们焦躁,是因为只看到事情的直接结果,而更多时候忽略了这些行为背后隐含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是对这些直接结果做出反应,而是对孩子成长背后的原因进行回应时,孩子的挫折感就会减少很多。这通常很难,但是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第一、理解孩子的思维维度
对待学步期的孩子,正是发展自主感的时期,孩子看待的事物的角度和大人是有天然区别的。就像孩子把勺子扔到地上,你帮他捡起来,他再扔到地上。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超能力——扔东西。他当然还不知道捡东西很费力气,也不知道勺子是要放入嘴里的,而地上很脏这些问题。如果家长一声“不行”,孩子就会从那种自主感中退出,他同样不会理解捡东西费力气,地上脏这些问题,只会感觉自己的超能力好像不怎么样,让孩子产生怀疑感和羞愧感。成人很难想到自己的话会产生这些负面影响,他们也只是单纯的让孩子停止捣乱而已。但是成人的思考维度和孩子根本不一样,所以对孩子暴躁的批评前,一定先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考虑下,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对待孩子变得暴躁。
第二、理解孩子记不住家长的指令
火车上,大多人或是看书,或是闭目养神。突然传来两个小朋友的笑声,原来是两个小朋友唧唧咋咋一起欢快的聊天。坐在对面的家长脸上有些挂不住,批评孩子不要大声喧哗。两个小家伙缩缩脖子,表示知道了,但过一会,又会发出类似的声音。直到家长暴怒,以为孩子就是和他作对,对孩子大声责骂。
这种情形我们或多或少经历过,有可能是在火车上,也有可能是在餐厅、图书馆等等公共场所。但无论什么时候,作为家长,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想出解决方案,而不是大声吼叫。
孩子们大笑其实是不由自主的出声,不是他们不服从家长的命令,而是暂时的忘记了,那种迫切大笑的愿望强烈的压制了命令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和善的行动,而不是批评或者惩罚。比如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有意思的绘本,或者不需要出声就能玩耍的玩具等等,分散孩子们交流的注意力。
不要想着毕全功于一役,孩子的学习总是循序渐进的,而暴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第三、允许孩子不完美
听过幼儿园小班孩子唱歌、跳舞的都知道,孩子唱歌几乎都是跑调的,跳舞最多也就模仿个形似,而老师基本都会采取鼓励的态度。这就是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在这个发育阶段,能参与去做,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想要他们事事做的完美根本不现实,这需要他们成长中不断练习才能获得的。
家长稍微调整下心态,就不会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失望,才会让孩子做更多的探索,至少和父母一起做更多的事。这会大大孩子自主感的养成,再转化为自信、勇敢这些品格。
养育几乎没有快捷、整齐、高效率的方法,很多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自信、勇敢、合作、尊重、机智、有责任感这些品质,却不知道怎么去做。其实家长不用特意的让孩子学习,自己少做一些,让孩子多做一些,培养他们的自主以及体验快乐,孩子会慢慢发展出这些品格。这也正是60分妈妈为什么这么被提倡的原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