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妈的朋友们聊天,当说到孩子调皮,妈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冲孩子吼过之后,大家统一的反应是后悔和内疚。
后悔自己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内疚自己吼了孩子。
担心孩子越来越疏远自己,担心吼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于是周而复始的是:
吼孩子——后悔——反思——自责
告诫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跟个孩子较什么劲,我需要忍耐。”
可是,下次孩子再调皮之后,家长还是会再吼孩子——再后悔——再反思——再自责——再告诫自己:“我的耐心不够,再需要多一些耐心。”
......
再下次,或许还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会自责?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因为在我们自己的童年时代,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愤怒情绪。我们受到的教育让我们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在表达愤怒时有一种罪恶感。
自责后的忍耐多一些了吗?
事实证明,并不是自责之后忍耐就会加大一些。
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努力忍耐,事实上,忍耐太久,迟早我们必然会爆发出来。我们担心自己的怒气会伤害孩子,所以我们忍着,就像一个潜泳者摒住呼吸一样。
我们能不能做到不愤怒?
愤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是一种周期性复发的麻烦。我们可能不喜欢它,但是我们无法忽略它。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当我们在严重的混乱中不动声色时,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有些人把这个称作忍耐。
如果要求我们在生气地时候假装平静,要求我们言行不一致,要求我们的行为隐藏我们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反映我们的感受,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忍耐就不是美德。
幼儿园里,大班的教室里,小小因为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把牛奶杯子弄撒了,老师需要尽快处理现场,于是拿来抹布和墩布进行打扫,小小看到老师并没有责怪他,于是站在那里“嘿嘿”的笑了,其他小朋友看到小小笑了,也幸灾乐祸的“呵呵呵”的笑了......
于是,老师说:“我很生气,小小把牛奶撒了,没有人帮助小小一起收拾,也没有人帮助老师,大家都在莫名其妙的笑,这让我感到很难受。”
霎那间,孩子们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小小拿起墩布开始擦拭地面,乐乐拿出兜里的纸巾帮着一起擦桌子......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老师在释放她的愤怒时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老师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帮助孩子们建立了面对突发情况的正确反应。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愤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事实上,在某些时刻,不生气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反而给孩子一种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感觉。
但是,正确的愤怒表达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反之,辱骂性的语言却足以摧毁孩子的心理安全。
发怒是可以的,但我们需要认识到重要的一点:在不攻击孩子人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表达自己愤怒。
发怒是有方法可寻的:
1.描述现象。
(我看到......、你现在......)
2.表达情绪。
(我生气了\我伤心了\我气急了...)
3.说出想法。
(说出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为)
例如:“我叫你出来吃饭,而你却不来,我很生气,非常生气,我对自己说:‘我做了一桌好吃的,希望获得赞赏,而不是失望。’”
一天晚上,我提醒了小涵三次看手机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均没有效果,第四次,我真的生气了,说:“我很生气,我想帮助你背诵英语课文,已经提醒你三次看手机的时间到了,你嘴上答应放下手机,注意力却停留在手机上,这让我很生气,非常生气。”
听到我这么说之后,小涵放下手机,回自己房间拿来书复习了。
描述现象——表达情绪——说出想法
有的家长表达自己的愤怒时,常常会把孩子身上的缺点数落一遍:“你总是这么不听话,你总是不爱学习,你太让我失望了......"
以至于有时候明明是孩子的不对,可是家长说到最后,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叛逆:顶嘴、沉默、把自己关房间里...
所以,表达愤怒的正确姿态是就事论事,不拎陈芝麻烂谷子,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攻击孩子人品。
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是符合心情的反应。
安宁的家庭,就像希望中的和平世界,并不是依靠人性中突然的善的改变,而是依靠周密计划的程序,可以在爆发前有系统地减轻紧张情绪。
最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虽然吼了你,但对你的爱一点儿也没少。
生气并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