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言
电影《地久天长》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几家人面临社会巨大变化而受到或浅或深影响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影的男女主王景春、咏梅凭该片分别获得第69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地久天长》也一时名声大噪。
(一)
影片中的主角王丽云夫妇一直过得不尽如人意,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实在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喜剧。那为什么还要取“地久天长”这么一个名字?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地久天长”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取自电影中的配乐“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象征着永远的友谊。
影片中的李海燕作为厂里的主任,出于工作需求让已经怀孕的王丽云去打胎,手术中的意外使得王丽云失去了生育的能力。虽然王丽云与刘耀军并没有因此与她争吵,但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夫妇二人还是难掩悲痛之情。
不过好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孩子——刘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的悲痛之情。可惜命运一再捉弄,这唯一的儿子却因为与李海燕的儿子浩浩去河边玩被他推了一把而丧命。
莫大的悲痛笼罩着这个本该其乐融融的家庭。李海燕内疚不已,却也无力弥补,带着这样的内疚心理度过余生。
王丽云夫妇虽然悲痛不已,却依旧为他们着想,要求李海燕夫妇从此在孩子(浩浩)面前对这件事闭口不提,以降低给浩浩留下的心理阴影。
丧子之痛,选择宽恕。
友谊地久天长。
另一方面,在王丽云夫妇的婚姻里我们也能清楚地找到其寓意。
刘耀军的徒弟茉莉对他心生爱慕崇拜之情,常常去他家做客。即便知道他已婚的事实却丝毫不减其感情,两人一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师徒关系。
多年以后,茉莉成功考取托福,出国留学前约他在旅店见面,两人发生关系,有了孩子。茉莉知道他和王丽云很想再要一个孩子,主动提出生下这个孩子送给他们夫妇二人。
刘耀军拒绝了,他说,“我和丽云都是为对方活着的,当然她更多地是为了我活着,她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王丽云和刘耀军是典型的到最后只剩亲情的婚姻。彼此陪伴走过众多苦难,有过出轨,有过愧疚,最终真正长久下来的却不是爱情。
原来,走到最后,陪伴比爱情更容易地久天长。
(二)
沈茉莉作为刘耀军的出轨对象,本该对她嗤之以鼻,但我却完全讨厌不起来。
影片中的她身上总是带着一抹鲜艳的红,无论是那条青春活力的红裙子,还是后来围在脖子上的红围巾,指甲上涂着的红色指甲油,最后与刘耀军分别时嘴上那一抹鲜艳的红,都显得那样的热烈。
她的生命中始终贯穿着一抹红。
像一枝红玫瑰,热烈地开放着。那种奋不顾身的样子像极了爱情中的傻子。马路边,她微笑着向刘耀军告别,平静地接受了他放弃肚子里的孩子的决定。
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大吵大闹,一切都像从未发生过地那样安静。
(三)
王丽云夫妇在自己唯一的儿子——刘星死去之后,领养了一个男孩,也取名“刘星”,尽管心里一清二楚真正的儿子刘星已不再人世,却还是选择以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隐藏伤痛。
“假装平静,假装一切都好”是他们对自己撒下的谎,和朋友联系时每每问及“都挺好的吧?”都会以一种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回道“挺好,挺好。”
打落牙往肚里咽,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独有的隐忍。也是成年人面对磨难时“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应对方式。
养子刘星从内心深处抵触着这个名字,他所有的叛逆、桀骜不驯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渴望爱的孤独灵魂。
他不愿意成为一个替身,不愿意活在一个已故之人的阴影之下。可他越想挣脱,无力感越是油然而生,慢慢溢出的孤独吞噬着这个少年。
他离家出走,结交了一群混混,想摆脱一切,可一个连身份证都没有的高中生又能走多远呢?他带着混混朋友回家,以一个极其叛逆的姿势向王丽云夫妇要自己的身份证。
刘耀军难得心平气和地拿出了他的身份证,身份证上印着的是他的原名 “周永福”。一段发自肺腑的谈话,一张身份证,一点积蓄,那根一直被刘耀军夫妇拽着的线松开了。
他终于获得了自由,不用再扮演那个他们希望活着的“刘星。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离开前那深深的凝望已暴露了他的不舍。
影片的最后以他给父母的一个电话作为结尾。在电话里,他自称是星星(刘星的小名),并说带了女朋友回家。王丽云夫妇在电话的另一头笑得合不拢嘴。
多年的隔阂终于消除了。周永福不再抗拒“刘星”这个名字,也彻底摆脱了“作为替身活着”的状态。
他坦然地说自己是刘星,不是把自己当做已故的那个“刘星”,而是与自己和解的一种方式。
因为他此刻已清楚地明白,父母是爱他的,无论他是不是他们的那个“刘星”。他要带着父母对“刘星”的怀念,以一个全新的自己,重头来过。
父母的爱,地久天长。
—— END
你好,我是无言,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人。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就像我相信梦想的种子一定会发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