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今天我们跟随上师的教言来学习四法印的美妙逻辑,上师用六度般若波罗蜜多的“布施”来给我们开示。

        我们了解第一个真谛“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就会视一切事物短暂而无价值。把它们看成像救世军捐献袋里的东西一般,我们并不一定要将一切都给光,但我们对它们不会有执着。当我们了解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的和合现象,无法永远紧握不放,布施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

        了解了第二个见地“一切情绪皆苦”,我们可以发觉自我这个吝啬者是主要的罪人,它除了给我们穷困的感觉之外,一无是处。因此不执着于自我,我们找不到原因来执著于财富,而再也不会有吝啬的痛苦。布施成为一种愉悦的行为。

        了解了第三个见地:“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我们了解执着只是徒劳,因为不论我们执着什么,它们都不具有真实存在的本性。它好比是在梦中,将亿万元在街上送给陌生人。由于那是梦中的钱财,所以你可以大方地施舍,而且你还可以获得这种经验的乐趣。根据这三种见地的布施,一定会让我们了解到这是无目标的。它不是要用忍受牺牲来换取认同,或保证得到一个更好的来生。

        没有价码、期待或附带条件的布施,让我们得以一窥第四个见地——解脱是超越概念的这个真理。

        如果我们将布施等善行的圆满与否,以物质标准来衡量的话——譬如说除去了多少贫困——那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圆满。光是支助一座在柬埔寨的孤儿院,都可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穷困是无尽的,穷人的欲求也是无尽的,甚至富人的欲求都是无止境的;事实上,人类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

        但是根据悉达多的启示,布施应该以布施者对布施物以及布施者对布施者自己这两方面的执着程度来评量。一旦你了解自我以及所有的财富都是无常而不具真实本性的,就不会有执着,而那就是最圆满的布施。因此,佛经中鼓励的第一种行为,就是修持布施。首先你以不昂贵的东西,诸如水、花等开始,引入布施的习惯,然后渐渐进展到“意念上”供养我们的家庭、住宅、甚至整个宇宙。这种布施可能看起来非常宗教化或仪式化,但它的要义是消除我们对恒常的概念。

        这一段话如果脱离了我们以前对四法印的学习了解,那么我就无法理解上师在这里到底在说什么。甚至还会生起偏见。如果你对此生出困扰,请移步到以前我们分享上师对于“一切和合现象皆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槃超越概念”的开示,祈愿大家吉祥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级三班徐一帆妈妈宋海英 亲子日记25篇 2018年11月22号周六小晴 我最可爱的美丽的...
    阳光ying1阅读 655评论 0 2
  • 今天到来南宁开明天的大组会,见到同学们很开心!来南宁的路上也是曲折的,由于买的13:00襄阳到天河机场的机票,汽车...
    苗苗女神阅读 179评论 0 1
  • 今天晚上7:30我们又重聚在科技上。 来开始今天的“你的脚下,我的脚下”共读活动。 静心30秒,你会把心放在书本上...
    一只诗仪阅读 395评论 4 4
  • 亲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十几岁又有众多问题的孩子,我们作为老师所能觊觎孩子的只有一份所谓...
    王焕强_64f5阅读 2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