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音随想,学而时习之

文:而立虚云

罗音:关键词,“学习”。

最近,我抽空读了一个大部头,是台湾学者杨照写的《经典里的中国》。一共十本,我有很多小收获。

我喜欢这套书的地方,是他的出发点很正。他不是说经典都是祖宗的好东西,你们不读不是中国人。

杨照说,《尚书》、《诗经》这些经典产生于跟今天很不一样的时代啊!有过的很不一样生活的先人们所写。

所以我们就能从中得到那些从来不晓得,自己身体里不会有,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的经验。

而这些文化遗产正带来的新鲜和强烈的刺激。

哎!杨照这段话里,其实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这个概念的转变。

过去知识是信息和工具,关键在于记录和使用。

而现在呢,则是体验和环境。关键是你和它之间能够建立多么真切的关联。

2017年1月22日,《罗辑思维》微信语音的关键词是“学习”。罗胖在语音中认为,学习在现在不该再是必须记录和使用的工具,而是具体的体验和环境。

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一定是因为它和自己的某个具体环境,产生了联系。这种联系,一般来说,就是有血有肉的体验。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好理解,现在的学习是什么意思。

记得有人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而所谓精通,就是指学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倒推出,什么叫做学习。简单来讲,就是把未知的需要学习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如果你的联系越多、越深刻、越有体验,你就算学的越好。你就算越精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其实是在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学习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李笑来曾经说过,要建立一些正确且清晰的概念,并让这些概念有合理而清晰的联系。在我看来,这是关于三观的最正确的学习!

当然,以上是我对李老师话的转述,可能和原意有细微的出入。

这正好可以看做是我对学习之含义的另一种补充。那就是所有新旧事物之间的连接都可能发生偏差。

我们总是以自己脑子里以为旧事物来与新事物连接。而我们脑子里的旧事物可能和客观世界的旧事物并不是一回事。

但这并不重要,随着我们付诸行动,并从亲身实践中体验行动带来的反馈。我们就可以一点一点修正我们的原来认知中的旧事物,并且优化我们的学习,即新旧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

总结,来看就是:一、连接;二:实践并修正;三,重复以上步骤。这正好是和《论语》里讲的“学而时习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一定有深刻关乎人性的智慧。只是我们不应该教条地继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16评论 25 709
  • 返回目录 上一章 朱尔旦一看,只见旁边走来一个青年男子,红唇白脸的,长得极为俊俏,后面还跟着几个叉腰的壮汉,可不是...
    清声雏凤阅读 277评论 0 2
  • 的的反反复复 v 会红红火火 反反复复 风风风风风风
    58cy阅读 174评论 0 0
  • 踏上旅途的路程,看向窗外的路过风景,虽然列车行驶的很慢,但依旧感觉窗外风景的匆匆而过。一个人出来多少有一些害怕和担...
    王啦啦i阅读 289评论 0 0
  • 姓名:刘小琼 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期数:第235期六项精进 日精进打卡第165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 ...
    刘小琼282阅读 1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