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05年3月18日,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诞生的日子。
重症医学乃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中国重症医学分会迄今已履五届,历届分会负责人和委员们为中华医学事业殚精竭虑,建树颇多。众多刻苦钻研、潜心为重症患者解除痛苦并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乃ICU主体,他(她)们是虔诚的生命守护者。本书试图对中华重症医学的缘起、成长与发展状态作一次全景扫描,忠实记录执业者的德行和操守、追求与奉献。
中华重症医学的整体形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ICU起步岁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ICU创业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ICU发展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华重症医学在新世纪里,机遇与挑战并存。执业者既欢欣鼓舞,亦深感重任在肩。以勇者姿态探求ICU真谛,以强者胸襟拓展ICU舞台,以仁者柔情呵护ICU病患……
厚积薄发,ICU的健康发展已然预示重大突破的美好明天!
目 次
【楔子 全球重症医学之前世今生】
朋友,你知道什么是ICU么
南丁格尔与重症医学的情缘
美欧的ICU是如何诞生的
【第一章 中国重症医学之前瞻】
“协和医魂”曾宪九
陈德昌和他的“加强医疗科”
邱海波:求学,在陈老师身边的日子
【第二章 中国CSCCM诞生】
席修明述说“CSCCM”筹备始末
CSCCM在北京诞生
CSCCM历年主要学术活动
杜斌:要让ICU成为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场所
【第三章 重症医学:启航与创业年代】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诞生
大作为:抗“非典”时期的ICU
听刘大为讲“非典”故事
听席修明讲“非典”故事
大共识:汶川地震拯救生命需要ICU
刘大为在地震灾区
席修明在地震灾区
安友仲在地震灾区
康焰在华西医院
刘大为:ICU前路遥远风景美好
【第四章 重症医学:医师群体有了“家”】
2009:重症医学医师分会诞生记
陈德昌:执笔写“宣言”
席修明心目中的重症医学医师之家
席修明:无怨无悔ICU
杜斌:我很乐意做些具体事儿
许媛:中国ICU两面观
【第五章 重症医学:巩固与发展时期】
学科建设,成效斐然
邱海波:国内第一位ICU博士
于凯江:重症医学第四任“掌门人”
安友仲:ICU:贵在重“症”,精在懂“病”
【第六章 重症医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学术交流,蔚然成风
珠海2019:重症医学全国年会盛况空前
管向东:中国重症医学四十年
管向东心目中的ICU
马朋林: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第七章 重症医学:这里已然是春天】
ICU:人才培养正当时
陈德昌:ICU,未来要注重临床研究
方强:祈盼中国医疗非商业化运作
李建国:ICU,我在湖北是“土著”
【第八章 重症医学:后续发展天地宽】
ICU:医疗服务眼向下
康焰:我从事ICU的经历
ICU:华西联盟与西部重症论坛
马晓春:加速推行ICU信息化
姜 利:我的成长经历
王春亭:首创“没有院墙的ICU”
【第九章 呵护生命:ICU医生如是说】
杜 斌:评说综合ICU 与专科ICU
黄 曼:生死之间,隔着一个ICU
赖 欣:我是ICU医生
一位匿名ICU医生的自白
李依原:病房中的那些感情
另一位匿名ICU医生的自述
【第十章 重症医学:生命之舟在此续航】
汶川之殇:ICU十年之约
十年,北川幸存少女与抢救医生重逢
在校园:我见到了北川女孩秀秀
在蓉城:我见到了北川女孩瑶瑶
在诸暨:我见到了周柏太伉俪
在绍兴:我见到了施金贤一家人
在杭州:我见到了刘征宇
附录:重症医学分会历届班子成员
CSCCM历届班子成员
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历届班子成员
后记:怀揣虔诚,为中国重症医学作传
【敬告读者朋友:本书在孬张废思堂公众号连载】
本书是2020年6月完成后由长江出版社出版的,今按原版章节刊出。
猪年春夏之交,孬张应邀撰写一部非虚构作品《生命呵护一一中国ICU成长与发展实录》,试图对中华重症医学的缘起、成长与发展状态作一次全景扫描,忠实记录执业者的德行和操守、追求与奉献。
中国重症医学(ICU)分会迄今已履五届,历届分会负责人和委员们为中华医学事业殚精竭虑,建树颇多。众多刻苦钻研、潜心为重症患者解除痛苦并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乃ICU主体,他(她)们是虔诚的生命守护者。
就在我奔波采访完中华重症医学众多专家,且修改完成书稿送审拟交付出版之际,新冠疫疫肆虏江城一一武汉告急!
为此,孬张在本书出版前加了一篇《特别报道: ICU专家武汉战“疫”记》,遗憾的是,当年疫情话题敏感,出版社奉命将这这一为本书添彩的一章拿下来了。
史实是:重大灾难面前,专家们以勇者姿态纷纷驰援武汉探求ICU真谛,以强者胸襟拓展ICU舞台,以仁者柔情呵护ICU病患……
我深信:厚积薄发的中国ICU之健康发展,必然昭示“重大突破”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