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要立足大局,着眼长远,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全方位创新,立体式突破。在工作理念上,要增强改革意识。老干部工作伴随改革而产生,也将伴随改革而创新发展。要主动求变、自觉转型,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强化统筹理念,善于借势借机借力借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在工作内容上,要从注重做好离休干部工作向注重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转变,要从注重保障性养老向注重精神文化养老转变,要从注重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向注重老干部组织建设转变。要认清方位、把准方向、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稳妥有序推进、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针对社会转型期影响老干部思想变化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把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在优化组织设置、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引领老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守纪律规矩,自觉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法,让老同志及时了解重大政策、重要会议、重要工作情况。要积极研究捕捉老干部思想倾向动态,快速解决思想疑惑和顾虑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党支部建设上,要深刻认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离退休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的比例和作用,灵活组织设置,确保组织上的全员覆盖;按期进行支部换届,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建立长效机制。要按照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全面构建老干部党的建设体系。通过强化“两项建设”,实现思想教育的转型升级。
二是正能量活动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指出鲜明方向。正能量活动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往哪转、怎么转给出了初步答案。近年来中组部开展的“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活动及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老干部增添正能量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突破口,运用老干部工作无可替代的优势,做出我们独有的特色性贡献,从而走出一条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为找到老干部工作新的生长点做了很好的示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把老干部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最能体现离退休干部特点和优势、最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领域,为老干部工作赢得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加有利的发展前景。开展正能量活动正好契合了以上要求,这也是老干部工作新的生长点。另一方面必须更新服务管理理念,找到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的服务管理方式与空间,使老同志享受到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通过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正能量活动,能更加丰富我们对创新发展有效探索的认识。
三是新时代新需求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着力在深化亲情服务、开拓服务渠道上下功夫,促进服务功能的转型。做好服务工作是老干部工作部门永恒的主题。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要立足于老同志对服务工作的新需求,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强烈的责任,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积极整合一切社会资源,更好地提供亲情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多样化服务,保证他们安享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现在,离休干部已整体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活动能力衰退愈加明显,空巢家庭、单身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降低,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拓展服务内涵,建立一套全新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机制。在服务理念上,要把老干部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老干部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老干部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真正把老干部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文化养生、紧急救助、权益保护等服务新领域,努力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品牌服务。坚持服务重心前移,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共性服务向个性服务转变、生活服务向人文服务转变,推动服务工作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健全服务机制,逐步建立起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在内的多元化服务格局,提高老同志晚年生命质量。
四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为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大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力度,争取思维前移、制度前移、管理前移。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离退休干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着力在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型。
事业永续发展,实践永无止境。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使命,敢担当、勇作为、满腔热忱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党对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多办实事好事,让老干部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把全市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促进广大老同志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