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份狂热的坚持

说好的每周工作记录,这周拖了两天,今天是第三周周二,我在去往上海的飞机上。


>>>美食编辑第二周

这周的工作多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依旧是辞退了写食评的工作,或许对我来说,花大量的时间来训练自己把食评写好,还不如更快的上手自己有基础的事情。遗憾仍在——原来我也有做不了的事情啊,确实需要时间让我去适应和面对。

拍照、修图、写策划,好像就是上周忙碌的缩写。

吃了很多家很不错的餐厅,沉默寡言的S同事也开始慢慢的和我交流关于工作的众多事情,开始做万圣节的策划,至少做到上周的list我都没有拖延。当然也有遇到过很让人烦心的事情,比如保安老是拦着我不让我进家门,工作疲惫之时就很想拍烂那几个老男人恶心的嘴脸。


另一份已经呆了快一年的工作里,我一个人策划完成的粉丝群终于上线。虽然这个过程我拖了非常久,纠结了很久,幸好它没有难产,还是顺利的作为剧逗社开张即将一年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说实在话,对剧逗社的感情恐怕是其他实习生不曾感受的。

看着它从一个需要靠不同老师来推广获得关注,渐渐到我们拥有了第一个粉丝、第一百个、一千个、甚至现在的粉丝们都能记得小豆子们的名字,会有粉丝来变白小豆子,跟我说你写的真的很好。

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让人激动得流泪。

当昨天齐老师和我聊到工作的事情,第n次和我说,“留下来继续在剧逗社工作吧,我给你发工资”的时候,我好像被自己这份从始而终的坚持感动了。

随着我认知的记者越来越多,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多,写的稿子越来越多,我也慢慢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可以称为有“新闻理想”的青年。

记者这份工,不就是因为有理想,才存在的吗。


想起第一和boss聊天的时候,他问我,你想做什么,我很坚定的看着他,“如果有的选,我想当记者”。我还记得boss吓一跳的样子,“现在已经很少有记者这个概念了,只是存在于传统媒体吧”。

对于我来说,“新媒体”这三个字从来就是伪命题。媒体不该分新旧,所谓新旧,只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媒体需要与时俱进,应用符合现代的人的思维模式,改变本身的内容输入方式,达到传播的效应。

所有的“新媒体人”,还记得原本媒体做的是什么吗?——也只是可悲的自诣罢了。

我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只能说我仍有理想,仍然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世风日下,记者早已成为了高危职业,不幸的我们遇上了媒体最坏的时代,而我仍然选择不顾一切的一头扎进漩涡中,幸好,我并不是一个人。


再问我一次,我要做什么?

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想当记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忘记做过的事 停止写日记 对记忆是打击, 是空白的开始, 伤口不再结疤, 以这样的词语, 这样的方式, 成为冷酷的...
    触角_阅读 2,490评论 0 0
  • 目录 丨 上一章 真相 2016年 1月1日 上海 齐天大厦 就在箴一行人赶往河北的同时,徐绍天在办公室内对着自己...
    芊泽岩阅读 4,030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