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丑楷”,居然众多书法爱好者——“要拨乱反正”?


* 注 * 文中图文均原创,禁二传,抄袭必究 。

文/辛野人

书法进入二十一世纪,已脱离了它几千年来,以实用为主的功能,已转化为纯艺术的欣赏,如果书法爱好者,还站在一百年前的实用审美为主的层面,欣赏当代有创造创新探索的书法,可能一千年也读不懂,更谈不上欣赏。要真能欣赏有新意有思想的书法,必需弄清楚书法的基本概念。

何为书法?—— 书,箸也,法,规则也。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和表现对象,以毛笔为使用工具,以点画合情理的自然分割,展现书者的审美思想和存寄情感的时间空间艺术。

书法艺术和写普通的毛笔字是不同两个道,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如二田类的书法和写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大众都认为美,这是定势固化僵化的审美思想做祟,这些都是书者处在写实用毛笔字为主要功能的时代。众所周知,古之文人压根就没把书法当作一生的主要追求目的,它只是文人余事寄情的消闲遣兴方式,至于规范楷书那是科举的需要和规则。

而当代刘氏(刘洪飚)、胡氏(胡抗美)、张氏(张旭光)曾氏(曾来德)、王氏(王冬龄)沃氏(沃兴华)等等,一批勇于探索的书法人是在写意写艺。当今书法已成为欣赏为主要功能的时代,已成不争的事实,这和古之书法人的对书法的功能有本质区别。难道王羲之、颜真卿告诉后世池情者,写楷书不能用枯笔,不能把楷书写得天真烂漫,不能写得“东倒西歪”;不能把楷书写出强烈的节奏感和激情;写出干裂秋风,写出润含春雨;更不能用草情篆意写楷 ?

书法的终极关怀就是继承、创造、出新。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不可能回到甲骨文时代,也回不到唐楷时代。欣赏不了探索创造的“丑书”,不怪书者,错在欣赏者的书法眼睛只有寸光。真正的高书肯定是阳春白雪,一般读者无法欣赏,或看不懂所谓的丑书、乱书很正常,就是中书协会员,可能也有多数看不懂,或难理解高书深层的思想,因为险峻的高山不是人人都可攀登到顶峰的,不到顶峰何能欣赏山巅外之美景 ?

跳出三界外,何进五行中?不管人对牛弹琴,还是一群牛对人弹琴。艺术家没有闯劲,没有胆敢独造的勇气,没有孤峰顶上的孤寂,不可能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最终就是个书法爱好者,或者是如匠人般的写手。一般人都停留在毛笔字的书写和认知层面,刘氏、胡氏、张氏、王氏、曾氏、沃氏……在写意写艺。一般实用书法和书法艺术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道,多数欣赏者乱喷瞎杠,主要是书法和毛笔字不辨,不懂书法,或看不懂高书,不是书者之错,错在欣赏者对书法的无知,无知无畏。就是书法圈中之人,要真正理解书法之妙者,也是凤毛麟角,何况一般读者欣赏者?

书法本无美丑之分,只有雅俗高下之别,丑书这个词,根上就不成立。雅眼赏雅,俗眼喜俗。对创造、探索、创新之书,不能一棍子拍死。艺术的终极关怀就是推陈出新创造,创新才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来就是艺术的正道,探索者的路子虽险高,但也宽阔,何须“拨乱”还要”反正”?甚是好笑。乱喷杠精者可休矣!无知无畏者除外,可继续……

庚子仲冬,辛野人随记于重庆龙头寺之【归一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9,771评论 0 13
  • 夜莺2517阅读 127,793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38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8,695评论 4 7
  • 那一年,我选择了独立远行,火车带着我在前进的轨道上爬行了超过23个小时; 那一年,我走过泥泞的柏油路,在那个远离故...
    木芽阅读 5,566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