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一件事,就让计划井然有序的进行

        窗外飘零着细小的雨滴,敲在路边旧树的新芽上,有些樱花还没来得及凋零,预示着现在,还是生发的春季。如果这就是季节的仪式,那么,我们的一天,也将由“仪式”来开启。

一、WHY

        我很看重两个动机,一个是“爱”,一个是“力”

       ,爱好、喜爱。遇见一个限定的主题为胚,镶嵌着“目标管理”的其中一种小步伐,设定一个写作的范围和深度。总之,我因为对“仪式”的好奇产生了行动的渴望,希望试一试它。

        力,力量、势能。慢慢来、持续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实践思路。因此我希望先做,从简单的仪式做起,用这种“仪式”的方式,积累我的一个势能。

二、HOW

        仪式,和习惯,怎么区分呢?仪式比习惯更接近“进步”。习惯有的时候是盲目的,比如我曾经每天都要写日记,到一定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写的都是流水账,乃至,不想写了。仪式,有了一种“庄严感”,这种感觉源于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加入了期望、行动、反馈和提高。因此,我改成了反思日志,希望每天都就自己的一个小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并且在第二天就践行。由于当时主要写的是新入职场的反思,每一个反思都得到了自己的仔细分析,形成下一步行动。这个,有点类似PDCA。

        当再次拿到“仪式”这个小课题时,我首先回顾了坐月子以来的30多天,我每天都坚持做着什么。然后,根据生产后自己的精力、时间安排、情绪等变化,先设定一个简单的仪式。最后,通过几天的实践,更接近自己现阶段的状态,接受已经存在的,察觉内心的需求,得以简单的下一步提升。

三、WHAT

        “橙子成长联盟”的微信号里有一个“三件事”,于是,我的仪式就是:

        早起后,按照重要程度安排“三件事”。

                        英语,百词斩;

                        阅读;

                        写字,永澄评论,三件事回顾;

                        白天补觉。

        中途,按重要程度完成三件事。

        晚上,回顾三件事。

四、改进

        这个仪式的安排让我一整天都“有一个小目标”,产假期的焦虑缓解不少,有事做。我给这种状态打5.5分。如果要再加1分,那么我会这么安排仪式,并且高标准执行:

早上仪式:①凌晨喂奶后,5分钟,设计“三件事”

                    ②六点以后的第一次喂奶后,45分钟,跟“永澄老师”并评论;

                    ③10:00左右,30分钟,百词斩。

斩断仪式:①按重要程度高标准完成三件事

                    ②回顾三件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