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故事收录在《高贵的人与骗子》这本书中。
故事很短小,讲了一个森林的故事(不是动物森友会那么欢乐)。动物王国里弥漫着阴郁和不安,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所有动物心里惶惶不安,眼看着同伴病的病死的死,大大小小的动物们被召集在森林深处彼此诚信忏悔,共商清洗整肃大计。
狮子国王吐露自己杀了人,狼承认自己最近吃了羊。还有偷窃动物果实的,伤害别的动物的,都一个个自报其罪,于环境所迫,不得己做出的选择,而得到了其他动物的原谅。最后,绵羊发言了,说在他主人忘记喂草的情况下,饥饿难耐的她偷吃了藏在他主人鞋子里的草,那些草本来是他塞在鞋里免得皮革磨脚的。没有想到的是,狮子、蛇等纷纷怒斥她,不由分说一齐向绵羊扑过去,撕裂她的喉咙,风卷残云般吃掉了她。
这是个伊索寓言式的讽刺故事。讽刺了所谓的公义和审判。判断他人的对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说容易也不容易,因为我们都很难逃脱从自己主观出发,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妄断的嫌疑。即使我们自己有良知,但当周围的人都众口一词的时候,我们也很难坚持自己的判断。就像在这个故事里,当掌权者狮子出来忏悔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它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而其他动物说出自己的罪时,也都得到了大家的同情。最弱势而没有反抗能力的绵羊只是偷吃了几根草,就犯了众怒并且被处决了。这显然是一件极不合理的事情。然而这场审判其实并无关乎正义,只是公众需要寻找一个弱者来做灾难的替罪羊罢了。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具备审判他人的资格和智慧,因为我们自己也并非完全无辜,其次我们都有私心。最后,人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他人或者局势的影响而改变。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审判心存警惕,既不要成为牺牲品,也不要盲目地加入审判者的角色,避免用假公义来遮盖真罪恶。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林前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