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四的时候读到的,临近着毕业,何去何从,无法抉择。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黑塞的这部长篇成了我初入社会的人生指引,迷茫之中的精神寄托。
之前读过莫言的《生死疲劳》,洋洋洒洒55万字,每次读上一些,只觉得身心俱疲。自此,对长篇小说心生恐惧,不敢涉猎。之所以去读这本书,纯属机缘巧合,再加上这书的名字实在令我好奇,总犹豫着是否要一探究竟,直到一天下午鼓起勇气翻开了第一章,便深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赫尔曼·黑塞,德国小说家,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家庭具有多国血统,早年便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对其影响最大的不是西方文化,而是古老的东方思想,其中要数道家更甚,几乎影响着黑塞晚期的整个写作生涯。本书是在黑塞遭遇了田园梦的破灭、家庭的变故,在经历了心灵分裂的苦恼与迷茫之后完成的杰作。
纳尔齐斯代表着理性,歌尔德蒙象征着感性,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纳尔齐斯理性的力量引导着歌尔德蒙不断发现自己,接纳自己,寻找自己。歌尔德蒙离开了修道院,成为了一个放浪不羁的流浪者,勾引农妇、杀死同伴、城堡轶事、拜师学艺、再次启程、身陷囹圄,最终被纳尔齐斯救下,回到了那个曾经逃离的地方。可以说歌尔德蒙最终找到了自己,他能够使用双手和刻刀把自己的内心塑造成美丽的雕像,他是幸运的,纳尔齐斯给他指出了方向,他又是不幸的,童年所带来的伤害足足花了他一辈子的时光。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意味着两个极端,而我们则处于感性和理性之间,到底位于何处,谁也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去寻找,去经历,走过天涯海角,遍尝生死疲劳,谈笑间,你会发现,就在那里,那个熟悉的地方。
其实,我没能读懂其中的隐喻,本书给我最大的馈赠是对自由的向往。
请翻开第一章,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