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东西,总提醒自己要写点什么,就像长时间没喝水渴得要命的野人。
都怪记忆的错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每次读书,一个单词查了又查,很难记住。这是文字阅读方面,转换到语音上好似一样。本身脱离文字进行说话,犯错概率就很高,大众老师常给到的解决方法是去听,去模仿。 但这样最大的问题是 听出来“我”和母语者不一样了,回过头来,自己说,又错了。
这个场景,和学习场景几乎一模一样。每次听了很多新奇的道理,到自己就变位走样了。当然,排除掉完美主义,也知道“尝试”和“重复”是通往高段位的必经之路。
最令人学习者恐惧的是,一次、两次都正确,到了第三次走样了,相信我,错误的姿势是最舒服的,接着按照错误的第三次刻意练习了一万次。
记忆文字图像,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这也是为什么语言文字被确定下来,人类文明得到延续。人类比其它动物的高级地方就在于可以进行点线面的想象和持续专注的思考。
然而,声音怎么办?有些耳朵灵敏的人可能不会像我有这些问题:“根本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即使有人说我读错了,经常会发声“是吗?不是吧。”,“感觉自己读的就比正确的差一点点。”
社会心理学上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解释上面的问题。
比如,“根本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我知道除了“重装语音过滤器”,还有心理层面是 固执己见:信念忠诚偏差”
即使有人说我读错,我也不承认,和“感觉自己读的比正确差一点点。”这属于过度自信,其实最糟糕的,永远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
重构记忆不一定都靠谱。生活的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基本选择靠万能的大脑去记忆,也认为大脑一定可以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就不做任何反馈和记录。可是,人的遗忘本能就会阻止大脑超负荷工作,而进行选择性记忆,这造成了记忆偏差。必须要重新调用记忆,就选择了重构记忆,事实上,重构记忆总是不够完整的。有一个心理学研究发现: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解药
&esmp;昨天陪好基友去考察健身房。现在健身房可厉害了,开口4000起,上来就按销售谈判套路:“说一下你的理想价格”。倒不会反感而是将计就计,乱刀砍天价。常言道:“买的的不如卖的精”,几番舌战,拆了别人几个套路,拉扯不下直接逼我要当日成交。我向一旁的老铁,使了一个会心眼神,我问道:“你需不需要和家里人说一下,我是可以的,我可以今天搞定,所以你最好谈个电话问问。” 他立马打个电话,回来以“我回去和父母商量一下”理由撤退。这是第一家健身房,环境差和空气不流通之余,拼命以相对低价格吸引一切想健身的平时不运动的爱好者。私教课还安插辅助课,而“辅助课”真正的含义是“我指导你这么做,那么做,然后我开溜。” 水分太大了,也不知道私教教练有没有教练证,即便有教练证,在没有严格规定下,也就是边玩手机,边看学员练。到了第二家,首先环境就非常好,在我城市里的老商业中心,有空调明朗。私教教练给人的感觉就很懂,而且健身房制度有“训练不准带手机”。边记录健身手册,边纠正训练。一切都很好,就是价格很高。只要货真,价格贵也无所谓,为这些付费的嘛,最担心就是货不真,价贵的离谱。思路不对,做什么都不对。
健身的动作,其实和语音的动作类似,就是如果按照错误的方式练习一百遍,就会导致坏习惯。坏习惯太难改了,而且会坏习惯积累多起来就会导致某个部位发生疼痛。
回到刚刚的问题,怎么解决“声音怎么记”?重复,是必不可少的,但前面说到,要避免将错误方式重复,纠正也跑不了。此时,我想到用健身的方法,来练习语音吧。比如说,首先在学过全部音标以及正确口型(BBC上有最老的口型示范视频,
链接: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learningenglish/grammar/pron/sounds/)。
其次,一定要有老师标准示范,接着,不停地去录音做对比,每一次都要。(可以搜索“Shadowreading”也是学习口语的好方法,也要录音录视频)。再者,去听去发现差距,秉着“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前提,去发现差异。随着重复的次数够多,每次都比较,正确的声音会记住的。是的,你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即弱智,又麻烦的方法真菜,可万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练习到位呢,我不怕麻烦,最怕抱着效果论,时间成本论来研究一万个方法论,而不亲自去试试。只要不去试试,就丧失了发现意外惊喜的机会。能够发现意外惊喜其实是一种意外发现能力
意外发现能力(Serendipity):听过很多人说的“道理”,一旦践行起来才会发现许多与最初设想不同,但发现很有价值和特别惊喜的感受。
爱因斯旦,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拥有最聪明大脑的人。但他常常对记者说:“我不是那么聪明的啊,我只是和这些问题相处的时间比别人久一点点而已。”
所以,我告诉我自己:第一,不要怕麻烦。第二,不要忘了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