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朵小红花
出差三天,想着儿子在家等待的样子,一路小跑回到了家,推开门,迎来的果然是儿子大大的拥抱,“妈妈,我喜欢你,我有这么多这么多的喜欢你”,说着,儿子就张开手臂,给我展示了一个向外延伸着的,虽小却有力的臂弯……这一幕,像是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片段,故事里,比试谁更爱谁这件事,总是妈妈胜利,可在我们家,却是小初更胜一筹。
爸爸端着热腾腾的汤,初儿跟在后面,跑跑颠颠地说:“爸爸小心点,别烫着,昂!”爸爸心里被这样突来的关怀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傻傻笑笑说:“谢谢儿子,知道啦”
奶奶带着初在公园里玩,头一不小心碰到了单杠上,赶紧捂住了头,皱起了眉,哎呦一声,小初连忙放下手里的玩具,跑过去说:“奶奶没事吧!你小心点,我给你吹吹”,奶奶感动的方法简单又有趣,晚上给姑姑、三姨奶奶、姑奶奶等家里大大小小5六口人挨个打了一遍电话,一五一十把孙子的这句话,兴高采烈地转述了一遍,最后总是以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谁教他的?我可没教啊!这个小精豆,哈哈……”
姥爷喜欢给初初做各种各样的饭,初初也特别享受吃姥爷做的饭的过程,每顿饭,初初总是一边吃一边说:“姥爷,你做的饭真好吃!”,知道吗,妈妈好久没有看到姥爷那么开心地笑了。
爸爸妈妈带初儿出去吃饭,在饭桌上,爸爸为他一口肉,儿子吃完,很自然地说了句:“谢谢爸爸”,这倒把旁边桌子上坐着的人惊了一下,悄悄过来问:“你们家孩子,怎么教育的?这么懂礼貌!”
如果说给二岁八个月的小初初贴个标签,我想说——我要给你一朵小红花。这朵小红花,奖给礼貌懂事的你,奖给温柔体贴的你,更奖给勇于表达的你。小初初,你不知道你的一句“我喜欢你”,你的一句“谢谢你”,对于已经长大的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羞于出口,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奶奶姥姥心里多多少少有过这样的责备:你爸爸妈妈,都是不会说好听的,不会讨好,不会表达,甚至不会面对面流露感情的人,姥姥姥爷和奶奶,其实也是那样的人,所以,我们的交往,都是硬邦邦的,都是就事论事的,甚至是不留情面的,在我们心里,总觉得那些酸酸软软地话说出来就外道了,就不像一家人了,可是,妈妈又分明感受到了奶奶姥姥的失落,他们也会怀疑,自己的付出,到底在我们这里是懂多少的,不要说知恩图报,心里到底存有感激吗?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听到了初初嘴里的那声“谢谢”,都感受到了初初“你没事吧”那样的关心,都得到了初初这样那样的表扬,心里突然有一个角落,悄悄地融化了,原来,最原始又最简单的问候、感谢和表扬,我们还是很受用的,也很享受那种被爱着的感觉。小初初表达感情的方法那么简单而直接,他高兴了、兴奋了、好久没见了,都会时不时大声说出——妈妈,我喜欢你!原来,被喜欢的这件事,说多少次都一样享受,听多少次,都一样乐在其中!
谢谢儿子,妈妈懂了!
二岁八个月的小初儿子,语言丰富到无以复加,各种有趣地比喻和形象的说法,每次都有让我想洞察孩子内心世界的欲望。
吃面的时候,妈妈用筷子夹起长长的面条,儿子激动地说:“妈妈,你吃面就像在钓鱼一样”。
姥爷做了一道青椒炒肉,端上做来,儿子明明还没尝,却说:“姥爷,你做的饭真好吃,像花一样”
爸爸抱着初初洗澡,打开了浴霸,儿子指着这个问,爸爸,那叫什么?爸爸说,那叫“浴霸”,儿子说,别叫“浴霸”了,叫“浴妈”吧,我想让妈妈给我洗澡。
看到外面卖的小兔子又笑又可爱,初初说,妈妈,你给我生一个小兔兔吧,毛茸茸的,我当我的“小花妹妹”(巧虎书里,巧虎的妹妹叫小花)
喜欢表达的小初,不但表达着高兴,也同时表达着不满和难过,他想做什么,大人不让他做,他会立刻皱起眉头说:“哼!再也不理你们了”小屁股一扭一扭就跑去阳台了,不过,这种时候,我们一般不理他,没多长时间,他就自己回来了,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小孩的脸阴晴不定,有时候,他哭得很伤心,还会边哭边说:“我都哭了,我都伤心了,我好可怜啊!”
“表达”这种人都具有的功能,就是这样的奇妙,你以为你懂,却从一个孩子身上,找到了它另外一种意义,妈妈愿意重新学起,从勇敢地跟爱我的人说一句“我喜欢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