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对青年导演宁浩,路转粉。
说起宁浩,《疯狂的石头》、《黄金大劫案》等较好叫座的电影,是他拍的。《我不是药神》他是制片人。亿元导演俱乐部的一员。
大家都叫他,鬼才。这个称号,仿佛昭告着他不光是天才,还是特立独行的天才。
可是,他一路走来,努力时候的彷徨与痛苦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他疯狂爱上画画,每日努力作画,跨越千里到北京学画,却被告知色弱,无法继续画画。他学的影视节目制作,却为了糊口。用低廉的价格接活,拍照片和MV。他想努力拍好电影,却两次惨遭撤资。
他说“拍《绿草地》的时候,是最难熬,最痛苦的时候,只要我少一点坚持,我就会倒下。”
零时遭遇撤资,马上要开拍了,逼着他从父母手上借10万,朋友凑10万,堵上全部身家。中蒙边境没有信号,只能靠喊。拍摄路途凶险,接连翻车,工作人员和演员大多都受伤骨折。
翻车这天,是他的生日。
蒙古包不挡风,实在太冷。他学习烧牛粪取暖,却把帐篷点着了。剧组的工作人员们觉得太苦了,没办法干了。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作人员。
他一边暗骂自己,“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吗,那也活该,谁让你喜欢这个!”一边在苦苦的坚持。
他说,到真的杀青的那一刻,大家都沉默了,朋友说“我觉得不太真实。”他问“为什么?”“因为我总觉得,这个片子拍不完了。”他说“就没有拍不完的电影。”
宁浩说“当我一个人,面对空旷的草原,突然间明白,做导演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一句话,死气白咧别趴下!”他从草原上爬起来了,如同那春风吹又生的青草,脚下是无止境的黑土,却滋养着他努力的往上生长。
没有白吃的苦,他通过《绿草地》,获得了《疯狂的石头》。获得了之后的一切。
02
有个相好的姐姐,经常给我吐槽她的同事小陈。
姐姐义愤填膺的说“他表面上看起来可努力了,朋友圈经常晒他学了这个,学了那个。可是每次让他做方案,啥也做不出来。重点是天天加班,也没看他加出个啥东西!”
小陈的朋友圈经常会晒自己看了一些提升工作方面的书,去听了什么讲座,加班深夜的公司大楼的图片,还会有各种各样自控力啊、早起啊之类的打卡,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勤奋上进的年轻人。小陈对同事态度也挺友善,对姐姐更是看起来尊敬有加,姐姐每每给他讲方案,他都会拿笔拿本子记下来。不久以前,我还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写的满满笔记的本子。
姐姐说到小陈,总是情绪很强烈“给他的方案,他自己不会做,又带他做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讲过很多遍的东西又跑来问我,笔记上都有自己不看,他那个笔记记完从来没看他翻过!”“更过分的是,他怕我骂他,居然把我们内部的方案拿出去找别人做,你说巧不巧,他找的那个人正好是我朋友!表面看起来挺努力的,咋会是这样的人!”
姐姐部门把试用期表现反应给了招聘的同事,同事向他上一家公司进行调查,才知道,他由于在工作期间没有做好一个方案,还经常在当助手时搞砸别人的方案,被上一家公司劝退了的。
小陈最终还是被公司劝退了。
他看起很努力,很光鲜的包装下,其实不过是他自以为可以安慰自己的谎言罢了。有没有真的努力和坚持,结果可以证明一切。包裹着努力和坚持的包装撕开后,只有偷懒时候短暂的愉悦和和漫长无休止的自欺欺人。
03
我们想起来下定决心要学英语,于是另存了一大堆资料,学了两天觉得太难了,便没有了学习下去的勇气。
我们想要一年读多少本书,于是买了一堆书,拍完照发了朋友圈,便任它们在房间的角落积满灰尘,再也没翻开过。
我们想要做太多事,却就算基本的坚持,也很难维系下去。
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那就就退缩吧,反正不是非要做不可。好不容易坚持了一段时间,被自己自以为努力的精神感动了,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
这个世界看起来很不公平,可能咬牙努力坚持,还不及别人轻松一跃。可是这个世界又那么公平,因为你一点不付出,就永远两手空空。
光鲜成功的人背后,不会是轻松谈笑间就能达成目标,而是咬牙坚持,硬挺过来之后的释然一笑。
人生是场马拉松长跑,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说我很努力!
END 。ZAR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