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领读营第六天。
本周是梁实秋周,一直沉浸在先生的恬淡幽默、才华横溢甚至偶尔自黑中。
今天细读了《谈友谊》,倒是少了几分诙谐,多了一些端庄和认真。
在先生的眼中,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 友谊也是父子、父母、兄弟等其它关系的基础。
如果真像先生所言,人能跟自己的至亲们成为朋友,那这世间将会少多少人伦悲剧!
关于真正的朋友,先生这样理解:“事实上世界里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象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的洗炼。一但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交朋友,其过程象大浪淘沙,到最后能留在身边的,才是真金
一方显贵一方弱势不是朋友,是攀附或者降贵。
水平相当、势均力敌才叫朋友。所谓水平相当,也不只是指财富或者学问这些硬指标,最主要的还是两个人的心智模式、对现在与未来期许和认识是否一致。
否则,即便是两人曾经为友,在时间的冲刷下,也会无话可说,渐渐疏离。
所以,孔子那句“无友不如己者”也不见得就是要人一定结交比自己更好的人做朋友——人人都想要跟能力强者做朋友,那最终不是大家都交不到朋友了吗?
读这篇文章最认同也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1、君子之交淡如水,跟朋友不宜过分亲昵,友谊不可透支
这些有无数的真实事例做支持,更重要的还是,即使是朋友,也各有各的生活,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拥有各自的独立性。
只有人与人不同,友谊才会有更多的乐趣和升华空间,若是两个人走动太近活成一个人了,还能称朋友么?
不要说朋友圈儿,有几个人会在朋友圈儿里跟真的朋友来往呢?大家不都直接来往吗?
2、规劝乃是朋友中间应有之义,但不可则止。
梁先生认为劝善规过是友谊之消极的作用,深以为然。
既然是不同的人,必定有各自的想法和路途要走,遇到问题和困难相互倾诉和扶持是人之常情,但非要巴巴地把一个有自己路要走的人拉到自己所谓的正确道路上,不只强人所难,结果还会彼此伤害。
我也不赞成像导师一样规劝朋友应该这样这样,那样那样。人来到这个世上,一定有他的使命和作用,之所以有的人看起来风生水起,有的人却背运潦倒,很多时候跟能力或人品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寻找时走了弯路、或者所走的路并不被这世界大力接纳而已。
那些认真思考命运,全力寻找出路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如果人恰好有这样一个朋友,应该珍惜、陪伴,而不是用自己的那套逻辑去规劝,甚至强迫。
当然朋友做了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