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欢度春节之际,一场新冠病毒却悄然而至。作为学生的我们只能被迫宅家,在网上学习。
第一次上网课的时候,马上就要上课了,语文老师不自在地笑了笑,尴尬地问:“同学们能听见吗,这个评论区在哪呀,你们谁知道呀。”只见屏幕里的老师皱起眉头,凑在电脑前面,直勾勾地盯着鼠标,不停地点来点去,“有听见的吗,喂,喂?”老师那严厉的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焦急的表情。不只是课前准备时,就连上课的时候老师也经常出洋相。课上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一篇课文,一不小心关掉了麦克风。当老师手舞足蹈、热血澎湃地发表完演讲之后,发现同学们呆呆的看着自己,这才发现没开麦克风。这些有趣的小插曲虽然很尴尬,但也为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了一份欢快。
到了第二天的语文课,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不知所措的老师突然变得十分熟练。调课件,开语音,录制课程……不只是硬件操作,就连上课的互动都增多了。老师不时地点人上台回答问题,经常发一些电子题板让我们填写。我们惊讶的看着老师,一晚上的时间老师的变化怎么这么大。老师并不理会哪些惊奇的眼神,只是默默含笑地为我们讲授文章。
下课之后,我从老师的朋友圈中找到了真相。原来昨天晚上老师并没有早早地休息,而是利用休息时间研究上课用的软件。老师在努力地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的教学工具。老师挑灯夜战只是为了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眶已然湿润,没想到老师为了我们竟然默默地付出了那么多。当我们安然的进入了梦乡时,老师却在挑灯夜战;当我们在上课时私自聊天时,老师总是以他那生动的演讲吸引我们回到课堂;当我们假装听不见老师的提问时,老师总是耐心地鼓励我们参与线上讨论。
疫情之下,老师尽全力保证我们的学习效果。面对老师辛苦的栽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