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利场,1810-1820年间发生的事。
双主角模式,当时的审美也许倾向于Amelia(阿梅莉娅),但是今天的读者,印象更深的应该是Rebecca(丽贝卡)。
丽贝卡出身贫寒,早早逝去的母亲,困顿的生活、酗酒的父亲,使她早早就懂了成人世界的规则。她靠着可爱和小小的算计赢得活下去的物质。
父亲去世后她去了一所女子学校,做法语老师。电影版的丽贝卡还要兼作打扫卫生的活儿,这很好理解,贵族女子是家里掏钱来上学的,虽然都被人礼貌地叫一声Miss,实际待遇可是千差万别。没有人喜欢她,她也不喜欢任何人,身份低微又不甘于这种低微的人,注定如此。
丽贝卡野心勃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次见到阿梅莉娅的哥哥,就使出浑身解数勾引他,作者也说了,我们没有理由苛责她,她没有父母帮忙谋划,只好自己解决。
不能说阿梅莉娅就比丽贝卡好。阿梅莉娅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女儿,从小不缺吃穿,父母把她保护的如同一张白纸,唯一的优点是善良。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优点:好运气。
“如果我有5000英磅,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丽贝卡如是说。
两个人被投入名利场中,接受命运的捉弄。丽贝卡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先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商人的儿子都不愿意娶她,后来用了手段和魅力嫁了罗顿上尉,又被勋爵喜欢,被国王和王后接见,可谓命运大翻盘。
骨子里的没有安全感,让她太看重金钱,婚后偷偷藏下来的钱成了她不贞洁的罪证;费劲心机向上爬,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她和斯泰勒勋爵的暧昧,使她彻底失去了丈夫的信任,她被驱逐了,被整个上流社会所摒弃。
然而她那倔强的生命力,使她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有心机,善谎言、能看穿别人心事、控制别人感情,一个个男人成为她的提款机,为她神魂颠倒、对她又爱又怕,她不是一个好女人,然而到最后我们也无法说她失败了。
在这同时,法国作家司汤达根据1828年的一个真实案件,写出了《红与黑》。
于连•索莱尔,一个木匠的儿子,因为瘦弱而又多情善感,常年被自己的哥哥们欺负,被自己老爹看不起。
“他小时疯狂地崇拜拿破仑,渴望像拿破仑那样身佩长剑,做世界的主人。他认为拿破仑的成功可以复制。“由一个既卑微又穷困的下级军官,只靠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
于连常常陷入狂热的想象,渴望像拿破仑时代的军官一样,改变命运,跨越阶层。
逆袭第一步,不甘心重复上一代的命运。
后来他又想当神甫,因为“如今我们眼见四十岁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这就是说他们能拿到十万法郎,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的著名的大将的收入。”于是,他投在神甫西朗的门下,钻研起神学来。他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本拉丁文《新约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
野心家们需要的,志气和能力,他都具备了。
这是他通往上流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会拉丁文,他被推荐到德瑞那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敏感又心高气傲的于连受到了市长不加掩饰的轻蔑。于是他决定勾引市长夫人来报复市长。
“他那样贫穷,能够得到这么高贵、这么美丽的妇人,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他顺利成功了,德瑞那夫人狂热地迷上了他。然而,于连也高估了自己的理智,谁能在使尽浑身解数的初恋中完全不动心呢?这段勾引和报复变成了真正的爱情。
事情败露后,于连被推荐到贝尚松神学院读书,对于野心勃勃,想要上进的人来说,绝境和机会总是同时出现的。
院长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识,因此对于连特别关照。321个学生,绝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于连自信会迅速获得成功。他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聪慧过人。他悄悄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个主教。”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院长竟让他当新旧约全书课程的辅导教师。
但是彼拉院长受到排挤辞职不干了,并介绍于连为木尔侯爵的秘书。彼拉神父专门给他介绍了侯爵一家。
“你要十分注意,一个象我们这种行业的人,只有靠这些大人先生们才有前途……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注定的了”。
侯爵对于连十分满意,给了他很多权利,使于连感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于连勾引了侯爵女儿玛特儿,只是因为她看不起他,更是因为想到 “她却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 。”
不久,玛特儿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告诉父亲,要他原谅于连,并成全他们的婚事。侯爵在爱女坚持下,一再让步。先是给了他们一份田产,准备让他们结婚后搬到田庄去住。随后,又给于连寄去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授予贵族称号。
此时,屌丝终于逆袭成功。
于连在骠骑兵驻地穿上军官制服,陶醉在个人野心满足的快乐中,“由于恩宠,刚刚才作了二天的中尉,他已经在盘算好至迟象过去的大将军一样,在三十岁上,就能做到司令,那么到二十三岁,就应该在中尉以上。他只想到他的荣誉和他的儿子。”
他一直渴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阶级壁垒容易打破,通过个人努力可以上升。虽然由真刀真枪的战斗变成和女人纠缠,但谁能说,就不是一样的辛苦呢?
然而,只需要贵族的一封信,他就被打回原形。
他在恼羞成怒中向德瑞那夫人开了两枪。他被关到狱中,审判的时刻到了。
玛特儿从巴黎赶来探监,为营救于连四处奔走,于连对此并不感动,只觉得愤怒。
小时候看结尾,不懂得于连的拒绝,那个时候,我以为这世上最好的结局,就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如今才明白,一个人,从少年时就费尽心力,想改变命运,那么总会有累到绝望的时候。小说一次次用到大量的心理描写,作者毫不客气地分析、解剖他笔下人物的灵魂。于连并不是一个天生冷酷会算计的人。他对命运,对未来,对爱情,都有着同样的热忱、渴望,所以靠着热情燃起来的火,最容易熄灭的彻底。
公审的时候,于连当众宣称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他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最终法庭宣布于连犯了蓄谋杀人罪,判处死刑。
在一个晴和的日子里,于连走上了断头台。那是失败后唯一余下的尊严:我败了,但我不祈求你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