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集》:有些遗憾不能弥补,幸好还能怀念

“何况人间父子情”,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只有放到特定的人与人之间才有它特定的意义

书名:《怀沙集》

作者:止庵


父亲如山,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父亲如海,用情在深处

父亲如书,没有华丽的言语,却有道不尽的爱

……

赶在父亲节前读完这本怀念父亲的散文集。也借助这个有特殊含义的日子,来表达对父亲的爱。

《怀沙》在《楚辞》中有同名之作,作者原本不大喜欢《怀沙》的意思,虽有引用之意,但止庵的想法很朴素,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对父亲沙欧先生的怀念。


“父亲去世不到一天,我忽然完全明白他是怎样一人,已经晚了。”开篇第一句话就触动了我的内心。止庵说:父亲应该是度过了孤独的一生。我应该对他说的话,说了,就是说了,就像我们一生中应该做的任何一件事;没有说或者没有做,就不再有说或做的可能。

父亲活着的时候我与他多在一起待一分钟,那才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一分钟。

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在《怀沙集》中止庵对父亲更多的不是遗憾,而是敬畏和怀念。想来我们对待父母,本该如此。

在止庵心中,父亲的一生“就像是一条远方的河……奔涌而来的一条大河”。父亲对他的影响是终身的。在文学上的影响,止庵形容这种关系为“师友之间”。

止庵说:父亲生前我总是督促他写作,因为爱惜如此才华,我又觉得或许这才是最关怀的,虽然才华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当生命结束,才华就是生命唯一的延续。

父亲在写诗和研究别人写诗这两个方面花了太大的精力。他一生差不多只做写诗这一件事,而且在这件事在已经做好了的,而他对好诗之所以好总有非常准备细微的把握。这正是作为儿子对诗人父亲最感钦佩之处。

父亲去世前对止庵说:我对你是放心的。这句话分量很重,只有自勉,走完没有父亲同行的人生之路。


所谓人生就是尽可能在生命结束那一刻减少一些遗憾:对自己的遗憾,对别人的遗憾,还有别人对你的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