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东野圭吾的《恶意》,因为故事情节紧凑,一个接着一个巧妙地反转引人入胜,不自觉的一口气读完。
刚读完只是感觉挺不可思议的,后来仔细想来又觉得那么可怕。
到底是什么样的恨和嫉妒才可以转化成为这无边的恶意,即使堵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
我想可能野野口修的恶意是从小一点点积累的吧。
小的时候野野口修因为被校园暴力而不敢去上学,日高也遭受着校园暴力,但是乐观善良的日高每天都会去野野口修的家里找他一块去学校,在生活中也处处照顾野野口修。后来野野口修屈服于施暴者成为其手下,但是坚强的日高却不屈服,即使被揍得鼻青脸肿也不会认输。可能从这时起野野口修的心里就点燃了恶意的火苗:为什么我怕施暴者,但是日高却不怕,为什么他不和我一样也成为一个小咯罗。所以野野口修会帮着施暴者一起欺负日高。
长大以后,日高因为获得了写作的大奖,实现了野野口修想要实现却始终无法实现的目标。野野口修对日高的嫉妒更深一层:为什么我想要的得不到,而他却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后来野野口修找到日高请求帮他推荐工作,善良的日高很热心的为他介绍编辑,真诚的对待他。这时野野口修更恨了:为什么我当初那么欺负他,他却可以不计前嫌真心的帮我。
再后来日高要写年少时所经历过的校园暴力,一张野野口修当初帮助施暴者强奸女同学的照片阴差阳错的落到日高的手里,这时野野口修害怕了,他怕自己的年少时的不堪被别人看到,所以他对日高的恨又深了一层。
最后让这无边的恨意爆发出来的是野野口修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他对日高起了杀心。
终于,这恨意将野野口修一步步推向深渊,无法自拔。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精密的筹划杀人动机,就像文章中警官加贺所说的:你花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功夫,要制作的是动机,杀害日高邦彦的动机。
为了这个动机野野口修花费大量的时间抄写日高的作品制造自己是日高的影子作家;制造各种证据:偷日高前妻的围裙和照片,还准备了旅行申请表和项链等道具;将自己自导自演的录像和带有自己指纹的刀子藏进日高的行李中;总是在不经意间误导查案的警察,让他们一步步陷入圈套中。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损害日高的名声: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庆幸的是加贺警官最终识破了野野口修的阴谋,将真相昭告天下。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感觉很不舒服,我觉得野野口修是每一个人的倒影,也就是说我们身边就有和野野口修一样的人:并不希望自己可以和别人一起站在塔顶,但是却希望别人和自己共同站在沼泽中。
你是否曾经妒忌过他人,羡慕过他人,想要拥有他人的颜值,身材,金钱,地位,甚至幻想取代某个人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别人过得那么好,那么幸福,而自己却总是徘徊不前,失去方向、动力,为什么别人不是过得和你一样的不幸;你是否在看到别人的美好时幻想着毁灭一切,想着为什么我不能拥有的别人却轻而易举的获得。这些就是那些无边的恶意的起点,萌芽!
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恶意,多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激励自己,遇到问题及时找别人倾诉,寻求帮助,不要在自己建造的那一方世界里独自沉浮,要将自己的恶意转化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