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部日本综艺节目,节目名字是《爆笑!明石家秋刀鱼的长寿大奖赛》。
在节目里,一群平均年龄80岁的老人,对20多岁的自己喊话。
他们在年轻时面临诸多困惑:长的丑,怕秃头,工作业绩不好,爱情的苦恼等。现在他们站到了人生的尽头,再回头去看年轻时的困扰,都是笑着去谈论这些困惑,那么云淡风轻。
我也曾面临诸多迷茫。而其中最迷茫的时刻就发生在2011年毕业找工作时。我没站在人生的尽头,也没有节目里他们的阅历,更无法做到云淡风轻。但是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迷茫,也可以客观的去做复盘。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并且也在面临着找工作的迷茫,那么我的建议也许让你更清楚该如何做选择。
【1】选择你喜欢的城市
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心里都装了一座城,那座城市装有我们对未来的期盼。有的人更明确这座城在那里,有些人则只是模糊的向往。
如果你心中的那座城很清晰,并且你也可以选择走向它,那么,直接奔向它而去。
可能你喜欢的城市的offer不如其他城市的offer更合心意,你可能在纠结是不是选择自己想去的城市还是先去相对心仪的工作,以后再换到那个城市。但我的建议是尽量直接去这个城市。
我毕业8年,同学们大都在某个城市定居了。 我发现,他们大都定居在了第一份工作所在的城市,中途换城市的人有,但是比例很低。这个样本上百人,换城市的比例不到20%。
可能你觉得这个比例也不算很低,但是相信我,换城市的的牵绊因素和代价比你想象的要高。
我当年毕业的时候有几个城市可以选择,包括我当时最喜欢的城市杭州。然而,中山有我最想去工作的offer。从没想过中山的工作的我为了从事想做的方向选择了去中山,当时想着待个一两年就走,然而,现在我依然在中山。
可能你疑惑既然不喜欢为什么不离开?生活中有很多牵绊,可能因为一个发展机会,可能一个人。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习惯了不想动。
当时,我有个同学跟我一起来的中山,他来时心态跟我一样,待一两年就走,然后跟他们公司的前台在一起了。现如今在中山定居,结婚生子。
我们选择一个城市,除了要考量这个城市我们所从事的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外,还应该清楚,一旦我们做出选择,很可能就在此定居生活。前面这一点很多人都会考量,但是后面这一点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轻易的认为我不喜欢可以选择离开。
然而,你可能因为诸多牵绊,再也离不开,所以这个值得慎重选择。
【2】确定你喜欢的工作
小时候,我看到别的孩子吃巧克力,我也很想要,我以为我也会很喜欢吃,但是父母买回来后,我发现我一点都不喜欢巧克力的味道。如果我没有尝过巧克力,大概我还以为我喜欢巧克力。
工作也是一样,你认为你喜欢这么一份工作,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这份工作编织了光环,然后你更确信自己喜欢这份工作。
但你一定要明白,如果你没吃过巧克力,你一定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喜欢巧克力的味道。同理,你从没尝试过这份工作相关的内容,你也无法确定你是真正的喜欢这份工作。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领悟。
我玩过很多游戏,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游戏开发,然而当我选择了这份工作,一年后就放弃了。我付出了很多代价,应届生身份,更好的待遇,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参加工作之前,我幻想着游戏开发应该一群有理想的人,每个人心中装着给玩家创造快乐的理想,但工作后才发现游戏的第一属性其实是商品,而商品的第一要务是盈利。而那些浓浓的理想主义色彩仅仅是自己涂抹上去的。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大概讲的就是这个。
后来,我明白了,喜欢不是靠想象出来的,而事实上很大的概率现实跟想象的不一样,你需要提前去触摸它,感受它,更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验证这是否跟自己内心的喜欢是一致。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工作:
查找相关公司的招聘需求,针对招聘需求所需要求进行专业学习,检测自己对专业知识是否排斥。
统计自己在专业知识花费的时间,如果是一个喜欢的方向,我们应该很愿意在其中投入时间。
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快乐,虽然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艰辛,但是如果找不到任何成就感和快乐,那么放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跟师兄师姐一起探讨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来判断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状态。
搜寻做这个工作方向10年大概可以到达的高度,以及他的社会价值,看是否跟自己长远的预期相匹配。
争取联系一家相关公司去实习,真正的感受工作氛围。
【3】选择门槛高的工作
这里谈的门槛指两方面的门槛,一个公司的门槛和工作方向的门槛。具体门槛是指学历要求或者特殊技能要求,比如说数学英语等。
选择门槛高的工作有如下好处:
门槛会帮你过滤掉一部分竞争者。当竞争者过多的时候,供需关系就会改变,以后的溢价能力就会弱很多。
通常门槛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要求也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个工作方向有深度,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研究透彻,而这个时候又会诞生经验门槛,不会短时间被新人赶超。
有些时候公司的整体门槛高,但是非核心业务方向门槛低,举个例子,BAT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在技术研发方向,甚至产品经理等方向上准入门槛很高,但是对于财务方向,可能不如一些地产公司门槛高。
优先选择公司门槛和专业门槛都高的工作,当公司门槛和专业门槛不能同时满足的时候,优先选择专业门槛高的,一些规模大的公司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光环,但是你后面真正吃饭的还是靠专业。
毕业时选择大公司和小公司也是个常谈起的问题,如果根据门槛来判断,其实也可以破解这个问题。
【4】尽量避开迁移性很差的工作
我一个高中同学,亚洲top2学校毕业,毕业后加入世界50强公司GE,做燃煤机技术。
从就读学校和公司来讲,都属于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到现在,做燃煤机技术方向的公司在国内只有3家,还分别处于不同的城市。也就是说,换工作的选择面非常窄,甚至需要换城市。
我同学判断这个方向会继续萎缩,选择了辞职转行,到现在5个月,依然寻找工作中。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原因也简单,原来的工作经验迁移不到其他行业上去。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快到一个三,五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行业的兴衰交替。如果你所处的行业走向了没落,而自己所做的工作方向在其他行业又找不到匹配的点,那么自己就会面临很被动的转行局面。如果具备一定的迁移性,那么即使所处行业衰落了,还可以比较顺利的过度到其他行业。
从迁移性这个角度来看我当时的选择游戏开发,其实也不是好的选择。
游戏开发用的是专业游戏引擎,并不能迁移到其他行业去。在去年游戏管制的时候,哀鸿遍野,倒闭的企业不计其数,继而行业饱和,一批人不得不转行。而因为游戏引擎在别的行业并不适用,所以之前的积累的使用引擎经验并没有在新的岗位转换成相应的经验,几乎算是从头再来。
所以,如果有选择,一定要避开完全没有行业迁移性的工作。你没法保证一个行业可以繁华几十年,当行业落幕的时候,如果你的方向有行业迁移性你也不以至于太被动。
【5】尽可能的前瞻一点
时光倒退到2011年,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如火如荼,那时候还没有微信,也没有移动支付。那时候,AI还是冷门的就业方向,如今如火如荼。
世界是动态的,当前的热门方向几年后成为冷门,以及当前的冷门以后炙手可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要用一颗动态的心看这个世界,尽量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见识, 尽可能的前瞻一点。要做到能具备前瞻性,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
现在是个自媒体时代,自己从事的行业的专家很多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知乎,简书,公众号等,甚至有些开通有自己的知识星球或者有自己的社群。可以从他们那得到一些信息作为判断的根据。
以史为鉴,比如说从3G到4G带来的变化,对于推测4G到5G的变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所以找到行业上一次大变革,思考下有什么线索。
如果是传统行业,多考虑互联网行业,包括5G,物联网对其影响,要用链接的思维去看待。
如果行业最先进的技术或者商业模式是在其他国家,多关注其他国家这个方向的发展,比如说国内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就是借鉴了美国互联网。
【6】后话
很多时候,你只有经历过,感受过,跌倒过,爬起过,并且淌过时间的河,才知道曾经选择的错与对。
如果我能跟2011年的自己对话,我会告诉他,首先确定你喜欢的城市,因为最终换城市的概率比较低,并且换城市的成本比想象的要高的多。其次,要认真辨别你喜欢的方向,这份喜欢应该是验证过的。再次,在能选择的范围内,选择专业门槛高的公司和专业门槛高的工作方向。另外,要注意避开行业迁移性很差的工作以及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如果2011年的我能得到这些建议,大概我会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没有如果,我能做的只是,把当前的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