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爱揪着生活里的细碎事较真
过度共情,还先入为主地评判,
再按自己的想法去劝诫,
反而把自己的电量耗尽
后来慢慢放平心态才懂:
日常那些细碎,换个角度看,
也并非全然是麻烦
也是给生活填充的“实在感”。
我一直爱琢磨抽象的事
思绪总从这个念头“漫步”到那个,
以前还会有点傲慢,
觉得自己想的更透彻。
直到慢慢体悟,才明白:
很多东西看着复杂,其实没那么绕
不把简单的事往复杂里想
耐心的处理复杂的事
然后忘性大一些
现在不管人或事怎样复杂
我不再急着下评价
用平常心的去看
每个都有自己的选择
而选择背后便是命运的手
但我不会放弃“主动选”
会纯粹地热爱:
爱生命里抽象的哲学思辨,
也爱那些具体到触手可及的事物
我选的意识形态、我的国家和民族,
我爱的人,路边的一草一木一花,
还有藏在日子里的每一份善意和美好,
都是我心甘情愿的选择。
会害怕吗?以前真的会,怕选错、怕扛不住。
现在不怕了
读多了先哲的故事发现,
他们也是这样:哪怕最后要走进那方坟,
也选得坦坦荡荡。
就像戴锦华说的:“在认清世界的荒诞后,依然选择在裂缝中寻找光亮”。
我爱的从来不是单一的样子:既爱抽象思绪里的深邃,也爱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细碎美好。
最好的状态,是带着哲学的通透过烟火日子
既懂世界的复杂,也守得住眼前的小确幸,
主动选、认真爱,
是对抗所有不确定最沉稳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