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说过,“女人如果没有本能地去做配角,就不会那么精通穿衣打扮”,我虽然是尼采的铁粉,但我不认同他这句话。
在我看来,职场上越有主角感的女人,越是精通穿衣打扮。
我毕业之初,公司新人培训,当时讲师教完各种着装规定后,对我们总结说,看一个人的穿着,能看出这个人是否尊重这份工作。
当时坐在台下的我,心里的OS是,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了吧。
后来我发现果真如此,拿我自己来说,当我去一场重要的面试,或去见重要的客户,我真的比平时更加注重穿着。
头天就提前搭配好要穿的衣服,用挂烫机把衣服熨烫平整,第二天出门前还会用粘尘器来回在衣服上滚一下。
我的经验告诉我,穿的得体干净,会更加自信从容,结果通常比预期顺利得多。
好像真的是这样,越是对穿衣用心的人,工作业绩表现越好。
高中时,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称霸全年级。至今我还记得语文老师穿着宽松素雅的旗袍,给我们讲婉约派宋词的上课场景。
她的头发盘成发髻,一根簪子贯穿而过,眼波流转地吟诵诗词,当时我们简直觉得语文老师是从唐诗宋词里款款走出的才女,她的穿衣打扮让同学们更爱学语文。
前段时间,读了杨澜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她在书中总结采访穿衣心得:纯白色会显得肤色黑,纯黑色看上去沉闷,细条纹或碎格子的衣服会在屏幕上显得很“闪”。
此外,她还要考虑服装的样式、颜色、风格,与采访环境、嘉宾身份、访谈内容的契合程度。
像是采访严肃的政要,就穿单色套装;采访灵动的艺术家,要混搭出美感。
让我最感慨的一个细节是,遇到外出刚到饭店就得迅速出门,没时间熨衣服的情况,她把服装挂在淋浴间内测,洗澡时借用蒸汽把面料恰当地舒展开来。
我从杨澜的“敬衣”,领略到她的“敬业”。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女人花时间在穿衣上,她们用于钻研业务的精力就少了,但我一定要怼回去,有实力的女人往往更有穿衣力,女人注重穿衣就是一种职业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