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学生涯
从小到大我的成绩都不算坏,父母对我实行的教育也是开放式教育。小学在乡下读过一段日子,因父母工作原因,我来到了城市里。刚开始的我有点不能融入新的学校,适应新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小孩子天生活泼,我也慢慢进入了状态。但因教材学习进度不一样,我的成绩只能算得上是班级中等。小学班主任也曾说,我要是努努力就可以考上学校对面的普通初中。我不信自己只有这点能耐,可到最后我还是以0.5分与重点初中失之交臂,进入了小学对面的普通初中。
这所初中对学生管教极其严苛,校风极严,是这个区有名的乖乖孩子示范校。我来到这里,父母也算是满意。可因为没有直升的高中,学校必须让孩子们使劲学习,报考重点高中,以此来打响学校的名气。刚好我在的班级又是重中之重,班主任是出了名的教导主任。于是我们是日复一日的填鸭式教育,学校的兴趣课堂也是名存实亡。这种教育好似还不错,我的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20名,最后如愿以偿的保送进了重点高中。可是到后来我才发现,我自我学习的能力远不如同龄人。
也许是前面过得太顺,我一直认为自己不用努力也是班级前十。第一次失利,我认为是运气不好,可是后来却是一而再再而三三的垫底。我才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跟不上大部队了。而这所高中的教育奉行了人人都有舞台,各个都能精彩。所以对于学生的发展只是一个督促,让其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自己发展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初中那种逼迫式教育不见了。可我却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总是管不住自己。到了高三,临近高考,我才突然发现要好好学习。是努力总是有收获的,我日复一日的巩固基础,原本二本线压线的我冲到了一本线下,然后进入了一本线,最后一次模拟,我竟然过了一本线20分。那时的我是开心的。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我很满足。以为高考也会是这个成绩,可是到了查成绩那晚,我竟然比一本线低了10分左右。
这个成绩也只能上二本了,也许连一个好一点的二本都选不上。我纠结了,是否要复读呢,可是复读的我可以抗住压力吗,可以管住自己吗,我又一次犹豫了。下一届的高考是最后一次文理分科了,万一我没考好那怎么办,再来一次吗?别人都在调侃说高三打基础,高四985。可是真的是如此吗,一年的时间变数很大,发生什么都未可知。最后我认为这个成绩也没必要再去复读了,我根本就没有想好是否要复读,这样并没有说服自己的情况下去复读,我认为效果并不高。所以我进入了一个二本学校,想着加油学校提高自己,有考研机会也要紧紧把握。说实话,二本里的学习氛围确实不如一本与重点大学。两极分化严重,要么就是努力学习想要改变自己的,要么就是什么也不在乎的。可是我坚信,无论在什么处境下,我们都可以提高自己,让自己达到更高的山峰。最后,我们更高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