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当宝宝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TA的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新东西。孩子学不学东西不是由大人说了算的,很大程度取决于TA有没有学的动机。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呢?
首先我们来看成人世界的我们是如何保持学习动力的。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同事晒出他在2018年在得到app上的学习时间,全年有六百多小时。我为此惊呼他每天有那么长时间用在学习上,不想同事却说他的时间已经属一般的,有全年在得到上学习三千小时的。
这些人是怎么保持长时间的学习?有文章指出,当今不少像得到这样的app是通过扩大用户的焦虑来刺激用户的持续购买和学习。的确,当我们的焦虑被激发后,一种匮乏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必然带动学习动力的产生。可见,在成人的世界,对自己落后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感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
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恐惧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吗?应该也是可以,而且有些家长非常擅长用这种方式。有一些话我们一定非常熟悉,比如: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你长大以后就只能去当乞丐、到工地上搬砖;你要考不了90分,就不要回家见我;你的学习不好,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爱是答案》一书的作者格莱格.赞普司机常常引用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不是出于爱就是出于恐惧。”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的。孩子去学习某个学科的知识可能是出于TA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也可能是因为TA恐惧学习成绩不好而被批评,或者担心以后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这两种动机都能促使孩子去学习。已有的研究表明,出于恐惧的动机虽然能推动行动,但在保持改变方面的效果不佳。所以现在大家能清晰地知道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问题又来了。孩子怎么可以在学习上拥有兴趣爱好,并持续地投入学习呢?我想以我朋友让他的女儿喜欢上练钢琴这件事情上举个例子。
如果有家长送孩子去学过乐器的话,都知道学乐器是一件多么难以坚持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说,比我们普通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还更难,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坚持学乐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亲子冲突,所以孩子学乐器半途而废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的这位朋友的理念是,孩子长大以后不必从事艺术,但一定要拥有艺术的修养。所以他花了很大气力在培养孩子的各种艺术方面的兴趣。
总结起来,学乐器的挑战之处在于,一开始的时候怎么入门,即让孩子喜欢上这个乐器。然后在孩子入门后怎么让孩子坚持,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后就打退堂鼓了,而家长也顺水推舟就让孩子放弃了。
我的朋友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她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的钢琴。记得第一次带去见老师的时候,钢琴老师就告诉我朋友:你女儿的乐感不太好,能坚持练下来就不错了。如今她的女儿不仅坚持下来,而且通过了英皇钢琴的五级,目前在向八级冲刺。我觉得我朋友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让女儿保持了很好的学琴兴趣,这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
记得有一次,他女儿在即将学琴之际,他让女儿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完了以后,他问女儿:“宝贝,这首曲子好不好听?你想不想以后一听到曲子就把谱子写出来?”女儿一听就来劲了,听完曲子就能写谱子,这也太神奇了。于是他问女儿,想不想学这个神奇的本事,女儿用力地点了点头。几天以后,他就带女儿去见钢琴老师了,女儿果然对学琴很感兴趣。
很多事情是入门容易坚持难。让一个小孩子在一小时里重复弹奏一个曲子,其实挺枯燥的。为了让女儿坚持,我朋友也花了不少心思。首先,他不会让女儿一直持续枯燥地做一件事情,通常她弹琴的时候,朋友就在旁边剥他女儿爱吃的西瓜子,差不多到半小时的时候,他会邀请女儿来品尝他剥的一撮西瓜子。大多数时候,他同时会请女儿停下来看一本她喜欢看的书,使女儿的双手可以得到休息。这样几年下来的结果是,女儿不仅喜欢练琴,而且还培养了非常好的阅读兴趣。
在学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他女儿连续弹琴都弹不好,一下子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我朋友就会坐在女儿的身边,陪伴女儿、鼓励女儿把弹不过的坎翻过去。遇到练琴的高原期,女儿也会产生放弃的想法。他会顺着女儿说,先休息休息,等女儿情绪好的时候再说。就这样,在他的陪伴和坚持下,女儿的学琴的兴趣一直保持下来。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说这位家长有多成功,因为教育孩子的理念和目标每位家长可能都不相同。把孩子培养得成绩好、特长好的家长比比皆是,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家长能够把孩子的兴趣保护好。我相信,未来这个孩子长大,她会出于内心的喜爱去欣赏艺术。
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家长的心态很关键。首先,家长要基于孩子的爱的动机去激发孩子,而不是引发其焦虑和恐惧。威逼恐吓、扩大焦虑的方法也许短期内有用,但长期会伤害孩子内在的动力。其次,家长要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多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