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米看修福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

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份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

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常生活上,有些人会珍惜一切,也有些人习惯浪费,其中浪费食物是最普遍的现象,如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要,在家里或餐馆,这种情况都是常有的。衣服也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不合潮流或不喜欢的就不要,一点都不懂得珍惜,平时日用的东西也随便浪费,反正有钱便可再买。看似平常的事,一般人都不留意,不会放在心中。

须知人一生当中,所穿所吃的,一切物质皆得之不易。

“惜衣、惜食不为惜财,为惜福。”

浪费衣食即是浪费福报,福报是前生积善修来的,如果将自己的福报糟蹋,不但不惜福反而折福。没有福报是很苦的,尤如一个银行户口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样,必会坐吃山空。这“银行户口”应该如何保持常满呢?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惜福做起,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要珍惜、爱护,需有计划,要勤俭,不乱挥霍,而且还要培福,广结人缘,凡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应量力援助。

布施是富裕之因,所以不论金钱物质,身体力量,无畏言语,时间及精力等都要布施,这都是培福的方法。

要知道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往往是“贪之无厌。”至于好或差,视乎你懂得惜福与否?

有谓:“知足常乐。”不珍惜日常一切物质,如食物随意浪费,必然落因果。《地藏经》中云:“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报。”因果是自负,丝毫不爽,他人是无可代受的,谁也保障不了你将来果报呢!所以大家要惜福。

佛世时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天人化为一个老婆婆在纺棉花,阿难去乞食,婆婆给他七粒米,阿难动念嫌少,老婆婆即说:“六月太阳如火烧,种田农夫背晒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业要你消。”阿难返回佛所,佛已知此事,嘱阿难将袈裟拿到海边浸一下,海上风浪很大,阿难使用神力,将须弥山也移来压在袈裟上,风浪仍旧不止。佛嘱阿难从中取一粒米放在袈裟上,阿难依教奉行,大海即风平浪静。佛故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所讲一粒米不可以轻视也,佛陀的这番话虽然是用来训示修道人,但喻意深远。

在六道人伦中,还是以贫困受苦的众生居多哩!君不见我们的世界有多少人天天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佛的眼中,一粒米有如此伟大的意义,大家实应记得,一粒米都要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经》别解文义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了了无诤阅读 2,634评论 0 9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4,427评论 1 8
  • 你在今天 不想收获和成绩 你做不到天马行空 但你脚踏实地 实实在在 站在今天 你没去规划 但早不是拼图 绘就一份篮...
    四哥说事阅读 546评论 3 0
  • 用 Keras 构建神经网络 幸运的是,每次我们需要使用神经网络时,都不需要编写激活函数、梯度下降等。有很多包可以...
    Jackpot_0213阅读 4,161评论 0 0
  • 北方的冬天渐渐寒冷了,落叶在风中飘零,空气稀薄而灰暗。裹紧大衣走在初冬的街上,心有种失意与茫然。已是年休假的第三天...
    小小的叶阅读 2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