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那一刻,我就想把手机摔个稀巴烂…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弗洛伊德”

我洗完澡出来,看见12岁的女儿歪着身子仰躺在床的一角,正朝着我洗澡间的方向,苦着一张脸,冷冷地看着我。

“怎么啦?不开心啊。”我自然地坐过去,坐在了床边,靠近她。

“没有啊,我很开心。”女儿冷冷地回答到,眼睛不再看我。

“哦,你很开心啊,可妈妈却一点都感受不到你的开心,你不想跟妈妈说?”我平静地问道,想要继续了解女儿到底怎么了。

“没有,我就是很开心。”依然冷冷地倔强着,说完,嘴巴瘪了一下,还是眼皮都不抬一下,但明显眼眶红了。

“你蒙妈妈呢,你平时开心的时候,要么吧唧吧唧说个不停,要么咧着嘴呵呵呵呵地笑。现在呢,冷得像个冰坨坨,说出来的话,都像一颗颗丢在地上的子弹,嘣嘣嘣嘣的,听着多吓人…这叫「开心」?”我故意加重了说后面的“嘣嘣嘣嘣”声,同时延长了说“听着~多~吓人”。

女儿浅浅笑了两声,很短,感觉有点无奈,马上又轻嗔薄怒地发出“嗯(二声)~”的声音。然后又沉默下来,不再说话,继续仰躺在床上,开始拨弄着她的手指。

我也安静地停了几秒,用手去轻轻捋了捋姑娘额上头发,摸了摸她的头,她没有抗拒。

我才又缓缓开口:“姑娘,不开心,不想说也是可以的,妈妈只是想让你知道,只要你需要妈妈,妈妈会一直都在,如果你暂时不需要,妈妈也会尊重你。不打扰,甚至你让妈妈离开一会都是可以的。”

女儿抬眼看着我,没说话。我也没说话,我们就这样认真地看着彼此的眼睛。

几秒钟后,女儿从床上缓缓坐起来:“我去洗澡了”。明显语调开始变得柔软起来。

“好的,去吧。” 我也柔软地回应了她。

女儿去洗澡,我去书房完成还没完成的工作。

女儿洗完,轻轻地推门进来,站在我的书桌旁:“妈妈,我想告诉你,我刚才发生了什么。”

我停下手中的工作,转身面对着女儿,微笑地看着她:“好呀。”

然后,女儿开始跟我讲,她刚才的经历,她说,她在我洗澡的时候,在书房完成英语听力练习,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网速特别差,她每次听到一半,都会卡住,她不得不重新断网、联网、重启、再听、再卡、再断网、再联网、再重启、再听、又卡了、又断网、又联网…如此往复很多很多次,她的心情一点点开始烦躁起来,最后越来越烦躁…有一瞬,都恨不得把手机摔得稀巴烂…

她说,她就在这样的磕磕绊绊中完成了今天英语听力,感觉非常不好。即浪费时间又体验极差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发泄这样的情绪,虽然想摔了手机,但是忍住了,觉得手机是无辜的。所以,很郁闷,那会儿在床上躺着消化自己的情绪…

我静静听完女儿的表达,伸手把女儿轻轻往怀了揽了揽:“谢谢你愿意告诉妈妈,确实很不容易,换了是妈妈,肯定也会受不了。”说到这,我微笑着认真看着女儿,一方面真的特别理解孩子当时的抓狂与烦躁,一方面也很欣赏她。我接着表达:

“不过,妈妈还蛮欣赏你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你居然也坚持完成了练习,不仅没摔手机,也没出来跟我和爸爸抱怨和吐槽。你是怎么做到的?”

“作业肯定是要完成的啊,网络不好,又不是谁故意的,当时是很不爽,可是这抱怨也没用啊。”姑娘轻轻地说。

我对姑娘微笑着送上了一个大拇指。然后把她紧紧抱在了怀里。

……

我真的好欣慰,我跟女儿之间很多时候都可以这样温暖的交流,感受着爱的涓涓细流盎然、轻柔地滋养着彼此。

我知道,我能够托起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情绪流动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情绪的安全、被理解、被允许、被看见然后愿意主动表达…这些生活中的自然,与我这十几年来做为一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与成长教练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我深深地热爱我的工作,而我的工作带给我的价值除了财富,更多的就是这份助人者自助在我跟我的孩子之间具像化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