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谛说
苦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忧愁、哀伤、痛苦、烦恼和不安是苦,求不得是苦,总之,五取蕴是苦。五取蕴即是由五种能执取的蕴产生的苦,这五种蕴是色、受、想、行和识。
集谛:苦集,就是产生苦的原因。《大念处经》对集谛这一表述与《转法论经》一致,突出渴爱是苦的根源。五取蕴以愿望为根源,执取即不同于五取蕴,也不脱离五取蕴,执取就是五取蕴中的愿望和激情。
集谛的另一种表述是: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
灭谛:灭除贪嗔痴是灭谛的另一种简明表述,也就是达到涅槃。涅槃是通过灭除贪、嗔和痴,灭尽一切苦蕴,摆脱十二因缘,摆脱生死轮回。这是佛陀时代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
道谛:道谛就是通向苦灭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和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佛陀本人的说法中,也经常以四圣谛、八正道或戒定慧概括自己的教义。实际上三者互相包含,是对佛陀教义的最简明的指称。
二、众生蔽于无知,陷于贪欲,在无穷无尽的轮回转生中,爱别离,怨憎会,留下的泪水大于四海。唯有习戒定慧,成为阿罗汉,才能摆脱轮回,达到涅槃。佛陀颠覆了天神的至高无上地位,因此,原始佛教是一种超越天国的宗教。
三、在佛教神话中,摩罗的主要恶性是扰乱佛陀或其他比丘和比丘尼修道,在婆罗门教神话中找不到与他相对应的恶魔。摩罗是顺应原始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的。佛陀强调修炼身心,弃恶从善。但这又很艰难。因为总是存在着一种驱使人们弃善从恶的内在欲望和心理力量。这种欲望和力量被人格化为恶魔摩罗。佛陀正是彻底降服了摩罗,才最终觉悟成佛。
恶魔在心中,天神在禅定中,这是佛陀神话观的两大特点,也是原始佛教神话的精髓。倘若我们在阅读佛经时,能够记住这一点,肯定能获得新的体会和启示。
四、在巴利语三藏中,涅槃通常是指“心的平静”、“完全平静”。这里包含从语源学上引申而来的隐喻:佛陀常将贪嗔痴比喻为火,必须予以熄灭;熄灭了贪嗔痴之火,也就获得内心的清凉和思想的平静。涅槃就是灭除贪嗔痴,这一概念完全符合原始佛教的教义特点: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辨。
通向涅槃的途径是修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和正定。这八正道也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