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特么的“文人相轻”

中国人喜欢不经逻辑纯粹出于感性发泄情绪的说出一些貌似有理实际武断偏激的话。

然后就有一大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人,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社会经验就附合起来。

就这么两股人儿,硬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大堆带有偏见,地域黑,职业黑等等许多影响深远,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词简易深的成语,俗语。

这些词儿从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处世哲学,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不可谓不大。

今天,鄙人就不自量力 ,试用一例,来与诸君探讨一下,狂妄自大一点的说,就是给许多人正正视听,洗洗脑袋。

这个例子便是――“文人相轻”。

第一次读到这个词儿,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反正就是学校读书哪会儿;反正就是在脑袋还是自己脑子却不是自己到时候;反正就是渴望知识,你喂我啥我就是吃啥的时候;反正就是像今天这样啰嗦的凑字数写作文的时候。

第一次,不大明白说什么意思。

第二次,当然还是不咋晓得是什么意思。

第三次,我知道,你肯定是觉得没意思想揍我了。

第四次,再不进入主题,可能就要被你们举报了,那就彻底没意思了。

好了,闲话少叙,进入主题。

我书读得少,也不能天文地理,古往今来,天南海北的跟你们扯那么多。久讲一些我的浅薄辨析,各位贱笑了。

话说“文人相轻”,这话是真特么的操蛋。明显是攻讦和偏见嘛!也不知道是哪个具有自省自黑精神的大家给说出来的。读书少,人又懒,就不去索引考据了,不是本文的重点是,重点是我对这话有极大的偏见。

“文人相轻”是一种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是所有人的通病,这是病,得治!但是不能断根啊!既然是普遍心理,就没有特殊性,其他任何行业都有这种心理。关键是这话所用的语境往往就有问题。往往是在文化领域遇到。他让一批别有用心,喜欢和稀泥,混淆是非的人,找到了万金油,找到了理论依据,找到了万古真理,然后就是照方抓药给人扣帽子。把真正的意见,真诚的批评给彻底掩盖起来。

不是说没有“文人相轻”这回事,而是不能滥用,个别不能代表普遍。这是否定了所有,打翻了一船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女人善妒”,“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等。

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说到底,还是文人群体自己作的。

自古至今,文字都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而文人就是这文字的最主要使用者。文人也是人,人有的毛病文人都有,甚至个别更严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当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互相攻击的时候动手,肯定是用最拿手的笔墨了。可知文字杀人无形,笔墨甚于刀枪。杀人诛心是世界上最毒的手法。我国文人可是用得得心应手,登峰造极。

这是一种极不好的风气。但是,文人中还是许多立天地大道,行人间正气的有风骨的文人。他们能做到,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秉中执正,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地去客观评价其人其事。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人都应该具有此等胸襟与格局。

“文人相轻”,可以说,但是要慎用,最好不要用。背后反映的是,我们要与一种主观绝对的思维观念伐清界限。不断提高自己的正确认识世界的观念。

啰里啰嗦,文不对题,写了一通,最后想问一句:谁赞成,谁反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只此一世,遇见,偕老 不问前世,不盼来生 可好?...
    鹏先生的私论坊阅读 1,209评论 0 0
  • 小时候的夏天貌似都不热,热的只有姥姥家那条长长的路上叫个不停的知了。 总是觉得我是在那个山沟沟里的姥姥家长...
    高兴啊阅读 3,315评论 0 2
  • 打开记忆的仓库,凌乱不堪的满目疮痍,是命运太过霸道,还是自己的选择太苦。 想要放肆地大哭一场,来洗刷这么多年的委屈...
    梦殇古城阅读 2,563评论 6 5
  • 首先推荐的就是华盛顿大学的《演讲概论》课程 选择理由:了解演说的设计构架是迅速提高自己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内容架构...
    Sandy的小屋阅读 3,0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