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做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桂枝 四两(去皮)甘草 二两(炙)大枣 十五枚(擘)

上面说过,湿气囤积中焦不能气化,而心下悸,是苓桂术甘汤。这一条是脐下悸,是湿气囤积在下焦不能气化。这个时候会发生一种叫“奔豚”的症状。

《金匮要略》里这样解释奔豚:“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感觉有气从腹部上冲,这是人体在发动能量,想将囤积的水湿气化上去。能量不够,不能走表完成水液大 循环,只能上冲胸咽。这个发作起来很难受。

 这个方子和苓桂术甘汤只差一味药,就是去白术加大枣。 很多人解这个方子喜欢从苍术和大枣入手去分析。其实奥妙是在茯苓。

我们知道,人体的原则,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水湿在中焦可以气化上行为主,在下焦则要以往下利水为主了。这里是“脐下悸”,水湿在下焦,于是去了气化中焦的白术,而将利水的茯苓加倍。这里的茯苓用半斤,约等于125克;而苓桂术甘汤的茯苓只有四两,也就是一半的剂量。

 插一句,苍术和白术古人是不分的。 为什么加大枣?大枣是补津液的。如果水湿气化往上,等于有化生成津液被利用的可能;如果水湿往下利,那就只能作为废水排出去了,于是多加一味大枣补津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整整一天的忙,茫,盲。 出门前“不二”习惯性地默念一遍:身,手,钥,钱。生怕遗漏了什么。在路边摊...
    棉茵陳阅读 450评论 0 3
  • 敬笃 水,万物之源;雨,水之源。 每一粒雨,都象征着一颗生命。也许,风微微一吹,就会改变它们的命运。 每一阵雨,就...
    山谷小道士阅读 241评论 0 3
  • 今天熟悉公司项目时,碰到的这个问题。刚开始是在用vue的脚手架来构建基于wenbpack的项目,按照vue.js官...
    自律财富自由阅读 7,484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