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疼爱子女是天性,可以倾其所有,奋不顾身,甚至一生只为子女而活。
这份爱,超越了世间一切情感,是人间最宝贵的所在。
不论其他,这份“爱”没有错,不应被谴责。
只不过,靠得太近就最容易忘记分寸,“爱”反而成了酿造恶果的“因”。
冯梦龙笔下有这样一位人物:
计安,生于宋朝,居于临安,在官府当差,出任押番,还经营着一间酒铺。
铺中有个勤勉的伙计,名叫周三。
小伙做事勤快,很快就赢得了女儿庆奴的芳心,两人情投意合,私定了终身。
计安与妻子商量良久,决定招婿入赘。
然而,婚后的庆奴渴望能独立门户,计安却坚决不许。
他的控制欲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女儿的自由。
后来,计安对女婿百般刁难,整日里嫌东嫌西,争吵不断。
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计安自作主张地将女婿赶出了家门。
庆奴只好改嫁,但后来的两段婚姻都不幸福,日子痛苦不堪。
计安和妻子也失去了女儿的照顾,晚年不安。
父母对子女的爱,若变成了过度的控制,最终只会带来悲剧。
尊重和理解,才是维持关系长久亲密的良策。
毕淑敏说:“要学会,对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对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一切为了孩子,有时反而会一切毁了孩子。
人到五十,儿女多半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过度干涉,反招埋怨。
倒不如,适当保留“养老本”,过好自己;
子女有难处尽量帮,少说多做。
彼此关心,却不干涉;保持独立,相互尊重。
家人之间和谐相处,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