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小到大听的故事有许多,可让我经久难忘的还要数爷爷讲的。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是一个特别喜欢讲故事的人,从民间逸事到王朝兴衰,从市井乞丐到官宦大家,总能张口就来,可喜的是每回这些个故事都让我听得如痴如醉;遗憾的是在我八岁那年奶奶去世以后,爷爷就愈渐讲得少了,偶尔心情稍好的时候也会讲那么一两个,我就如睹昙花盛开一样细细聆听着。
爷爷说我听他讲故事时认真的神情和奶奶一模一样,我就嚷嚷着让爷爷讲讲他和奶奶之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爷爷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我:“算了算了!我和你奶奶的那点破事有啥可讲的!”
几日后,我听见爷爷声情并茂地在朗诵着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跑过去说:“爷爷,给我讲讲您和奶奶的故事呗!”
“不啦不啦!人老了,记不清了!”
又过了几日,我看见爷爷躺在帆布折叠椅上哼着《东方红》,我连忙问:“爷爷,今天总可以了吧?”
“不行不行,今天爷爷脑壳晕,得好好休息休息!”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着实太不懂事了,所幸的是奶奶口里那个铁汉柔情的老头子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内心刚强的人。后来在我的死乞白赖下,爷爷终究还是给我讲了他和奶奶的爱情故事。
2.
1950年盛夏的一个平凡日子,湘安村村口那满池的荷花开得正盛,后山上的奇树异草也随风散发着一阵阵的清香,正午的太阳甚是毒辣,树上的蝉儿倒是鸣得挺欢。
那时候村里有个郎中,大伙都称他为老孟。每隔一个星期,老孟都要到十里八村的山川湖地采集草药。那日中午,老孟在村里的后山采药时,突然发现一个晕倒在地的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衣着朴素,骨瘦如柴,背上背着一个竹篓,里面的方竹笋洒了一地。
老孟也顾不上采药了,连忙把这姑娘带回了家里的诊房,原来她中暑了。
到了傍晚时分,姑娘醒了过来,老孟和她拉起了家常。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这姑娘姓秦名小莲,平陵村人氏,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位哥哥。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小莲也拿不出钱来作为酬金,只得从竹篓里拿出一半的笋子,来感谢老孟的救命之恩,老孟自然是拒绝了。
就在小莲准备回家的时候,一阵说书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中。小莲寻声而去,来到了一个简陋的戏台前,戏台的前壁上贴着一张写有几个大字的红纸,美其名曰“说书堂”,其实那台子是村里搭来放电影用的。
再看过去,台上有一个身着黑色布袍、头戴圆帽的“老先生”正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而这位“老先生”正是由我那年轻时的爷爷假扮的。只见他正襟危坐地讲述着故事的每一个情节,讲到欢喜之处,手里的折扇“啪”的一声随之打开,讲到悲伤之处,折扇“哧”的一声随之合闭。与此同时,爷爷在台上那是又哭又笑,让台下的寥寥观众纷纷拍手叫好。
一个故事讲完了,台下的观众没听够,异口同声地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小莲也跟着喊道:“老先生讲得真好,要是能再讲一个那就更好了!”
爷爷瞥了一眼小莲,口干舌燥的他又有了动力,清了清嗓门,捊了捊假胡须继续讲道:“那好!老夫就再给你们讲一个《范丹问佛》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名叫范丹的穷叫化子,一个人孤苦伶仃只能以讨饭度日。每日把讨来的米装在一个大米升里,可是他的米升总装不满,来来去去只有大半升。后来才知道,他的米每天都要被一只白老鼠偷吃,那老鼠说他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积满升。范丹觉得很神奇不信要穷一辈子,于是就要去西天问佛爷,看他啥时候能转运......”
讲到这里的时候, 爷爷突然停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台下的观众才发现他的目光停留在小莲身上,此时的小莲正满脸带笑地期待着下文,发觉气氛变得异常后连忙倒了一杯水走上台递给爷爷,柔声细语地说道:“老先生,给你一杯水!”
爷爷喝过水以后,还是没想起来自己讲到了哪,于是就对台下的观众说道:“今日天色已晚,乡亲们都回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众人听后哗然而散。
小莲抬头看了看灰暗的天空,惊道:“糟了,都这么晚了,回去又要挨骂了!”
“你家住哪?我送你回去!”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对她说道。
“我们又不认识,为何你要帮我?”
“哈哈!我就是刚刚在台上说书的老先生呀!没认出来吧?”
“刚刚那个是你?这还真没看出来!不过你讲的故事可真好听,下回我还来,今天就先回去了!”
“我送你吧!让你这么个美丽善良的姑娘走夜路,怎能让我这个大老爷们放心呢!何况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刚刚给了我一杯水,我就要报答你一辈子!”
“不用了,真的不用了!谢谢你!”
要是爷爷就这样被轻易说服,可能小莲也不会成为我的奶奶,后边也就没我啥事了!所幸的是爷爷是个责任心极强的好男人,说过要送人家姑娘回家就一定给人送到家。那天他从家里偷偷拿出个手电筒,愣是把小莲送到了家门口才回去,尽管因为回得晚被太爷爷胖揍了一顿,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就连被打的时候嘴边还挂着笑容。也就是那天晚上,爷爷暗中发誓一定要娶小莲为妻。
后来,爷爷的这个想法被孟郎中知道了,他就以兜售药材为幌子去了奶奶娘家打探情况,然后说起了媒。
“这孩子优秀得很!那天就是他送你家闺女回家的呢!我看着他们俩有说有笑,投缘得很嘞......”
一开始听孟郎中的介绍觉得挺满意的,可当听到爷爷家的家境不是很好的时候,太姥爷就犯起了嘀咕:“家里不宽裕的话,那咋给女娃过上幸福的日子啊?”
孟郎中连忙说道:“放心吧!那孩子聪明,书读得又多,讲故事信手拈来,你家女娃迷得很,将来前途大着呢!”
太姥爷听后脸上终于绽放出一丝笑容,握了握孟郎中的手后说道:“这个事儿我觉着行,辛苦你啦!回头我再跟娃儿还有她娘商量一下!”
孟郎中见太姥爷同意了这门亲事,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像是自己找了一个新媳妇似的。于是兴奋地又去了太爷爷家说亲,把太姥爷家的情况介绍得详详实实。
太奶奶听完后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却不成想太爷爷反对起了这门亲事:“那姑娘是个好姑娘,可我家的这个孩子才刚高考结束,还等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呀!”
孟郎中听完当时就不高兴了:“这念书归念书,娶个亲能误了他多少功夫?再说了,错过了这个村,你们再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姑娘?”
爷爷也站出来附和道:“就是!不让我娶她,就算考上了清华北大,我念着也没啥滋味!”
孟郎中一个劲地劝着太爷爷,太奶奶也苦口婆心地劝着太爷爷,最后太爷爷妥协了,对着爷爷说道:“选个好日子,买点营养品,去人家姑娘家照个面,好好表现!小兔崽子,你给我记住了,若是这门亲事成了,你可要好生对人家姑娘!”
没等太爷爷的话落音,爷爷就雀跃地飞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