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肆玥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进入小康社会的我们,有点儿不好理解孔子对君子人格这种苦修式的要求。
我们今天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相对充盈的年代,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可以说完全能在不是很追求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保障。但孔子这里用一个“求”,就有点儿莫名其妙。
事实上,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想要吃饱喝足其实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换做我们今天,这个“求饱”,可以说已经到达山珍海味的地步了,而“求安”,也差不多是要在二环以内买房子的境界了。
那么,这句话里面,孔子说:君子不追求要吃得多饱多好,也不追求住得有多舒服。这话我们当下应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如果只是满足于“食求饱,居求安”这种人生常态,是算不上孔子眼中的君子的。
我不是要全盘否定大家今天对物质的追求,毕竟我也会追求这些,我是要强调孔子理想中真正的君子,其实是有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更高追求。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够摆脱物质世界对我们的束缚?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我们今天很多人认为,所谓追求精神世界的那些人,都是已经不需要再为物质世界操心的人做的事儿。
但是我们看看孔子在春秋时代,那个物质远不如今天丰裕的日子。孔子当时就已经能体会到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能带给人更多的快乐这一点。
有人说,美国的崛起,就跟他们最初在“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的那种克制和禁欲有密切关系。当时那群人,被称为北美殖民地的创建者,他们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
他们提倡禁欲和节约,反对纵欲和享受,把那些用于物质享受的支出,全都放在扩大再生产上面。这种提倡人摆脱单纯感官、物质上的享乐,而追求更高层次精神和意义上的满足的状态,就是君子人格的体现。
其实我们今天也不必要说非得放弃自己对物质的全部追求而专攻精神,而是说,在你追求物质世界的路上,请慢下来,等等你的灵魂。
敏于事而慎于言
说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接着说“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就是敏感、不拖延、不迟钝。就是说做事要勤勉,不在乎粮草是否足够,居所是否安逸;说话谨慎,不夸夸其谈,不装模作样。
弗郎西斯·培根也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其实都对说话的克制有类似的要求,他们认为这就是有修养的体现。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道,就是有道之人,能够帮助你的人。正焉,就是控制好你的欲望,走在正道上,而不是去那些邪门歪道。这样的人可以被称作“好学”。
“好学”,其实就是不断摆脱自己身上的动物性,关注吃穿住行。
因为当一个人的动物性在人身上占了上风的时候,我们物质的追求将会永无止境……
END
作者介绍
肆玥,一只闲不住的懒虫,写生活所感;一个放肆的丫头,行读书所思;一个越来越没能耐的超现实派理想主义者;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重度焦虑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