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争论本来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但是因为我“多想了一点点”,这场争论最终还是发生了,并且比想象中激烈,也真正的撕开了一条口子——关于金钱,关于消费观,事后的表面平静内心翻滚也来得更加强烈,虽然很困,但是这件事情在脑海中盘旋,我不断的追问着自己:开展这场争论的意义在哪儿?从今往后他事事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只为博你开心真的是你想要的结果吗?你想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其实原本我们是很开心的在打电话聊天,也是在商量十一国庆假期我们的计划,因为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在大学里比较要好的两个室友要带着她们各自的男朋友回济南了,这是我们毕业两年多以来第一次全员聚齐,而且都带着另一半。我既高兴于她们的到来,又对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日子充满希望,日子过去一天,离相聚的日子就进了一步。虽然最多可以待两天半,但是我想把我们想干的事情都安排进去,我甚至都不想浪费时间睡觉。为了防止男朋友在她们面前“肆无忌惮”爆光我的黑料和各种“高光时刻”,我提前嘱咐他“手下留情”,当然肯定是有好处的——我买单一个他想要的高达,突然话锋一转,他说他不想要高达了,想要今年马上要上市的一款手机,虽然隔着电话,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洋溢在脸上的兴奋与憧憬,他神色飞舞地和我描述着这款手机有多么多么好,有多么多么切合他的需求,他真的恨不得马上就拥有。我大致问了问价格,大概4000左右,但是他反复地和我强调这款手机的性价比,以及他想要拥有的迫切心情。他和我说即使是刷信用卡或者分期,也要拥有。其实在我心里并不这么想,我尽量平和我的语气,内心其实已经翻江倒海,我想起了发生在不久之前的几件小事,当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凡事皆经不住累加在一起思考、对比。
其实我挺喜欢拍照,或者说我对拍照这件事很有兴趣,不仅拍天空拍风景,有的时候也会安排一场自拍,我可以按照我自己当下的心情或者喜好随便调色,当时会觉得快乐,事后翻出来也会觉得是一种享受,无论图片是彩色还是黑白色。当然照片的意义更在于纪念与回忆。大学快要毕业离开校园的时候,我和那两位好友共同去拍了一组属于我们仨的写真,当时的我们眼睛里充满光亮与星星,未经社会雕琢的面庞看起来那样美好,也流露着对即将到来的未来充满希望。毕了业以后,我留在了济南,她们俩一个去北漂了一个去了辽宁,虽然同在北方,但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两年多从来没有过一次相聚,每当我翻起那些照片的时候,总会看到当时我们的美好,也会回忆起发生在大学四年里的种种。今年过年的时候,因为疫情没有办法带家里人去家附近的景点游玩,也正逢爸妈五十岁,我的本命年,妹妹中考,对于我们家而言,2020年其实是蛮有纪念意义的一年,索性直接带爸妈妹妹去拍了一组全家福,虽然爸妈口头上说浪费钱,但是拿到底片以后他们做了好几个小视频发在社交软件上,他们的欣喜我是可以看到的,我觉得有意义,这钱花的就值。
大概在我和男朋友恋爱快到100天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试探着地问过他:咱俩在一起就一张能拿的出手的合照,要不要去拍一组情侣写真?我得到的回复是“不要,我不喜欢拍照”,这事也就作罢。后来差不多谈了半年的时候,也是在我们买了房子过户期间,也是在他的店刚开没多久的时候,我又问了一遍,这次得到的回复是“我们要省着点花了,马上就要还房贷了,而且店里也没运转开,等以后再拍”,我追问着以后是多久,“等经济条件好点了就拍”。其实听完这句话我心里是有点不太舒服,心想着就两三百块钱的事情,还要省一省甚至还要等到以后经济条件好一点了再拍。但是当时的我没办法把这个想法明明白白说出来,甚至还在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管控好面部表情,因为我知道当时他的经济压力很重,也不想由此伤害他的自尊心,打着嚓就把这个事情隔过去了。
后来我和我父母也因为钱的事情吵了起来,从年初开始,大概半年的时间我没有每个月按时往家里打钱存着了,父母质问我钱都去了哪里,我开始底气十足地辩解:我刚换了新房子交了房租和押金、我刚买了电动车、我生活开销大......父母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这种拙劣的借口怎么可能骗的过,母亲一语中的的说:你的钱肯定都拿去充大爷谈恋爱去了,事实上好像也确实如此,我没有仔细的算过最近半年买了多少个高达,也没有仔细的算过恋爱开销吃吃喝喝到底花了多少,但是我无法否认母亲的断言。母亲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傻瓜蛋”,然后抛给我一个问题:他为我花过多少钱,买过多少东西。
不得不说,母亲的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直到现在也仍然在思考,节日和纪念日好像也没有收到过什么礼物,唯一的生日礼物还是他自己亲手磨得一个吊坠和网上淘来的链子,还有一个哈根达斯的蛋糕。
这样看似不太相关的三件小事:他兴奋地想要买的一款手机、被果断拒绝并无限延期的情侣写真、母亲的问题,让我一下子就乱了思绪,也陷入了一个怪圈:4000多的手机可以买甚至是分期,两三百的写真居然要等到经济条件好了以后才能拍,我没办法理解这种逻辑,从数额来看,两三百好像更容易实现些。
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质疑,电话也就扔在了一边,任由对方怎么询问。坐在沙发上,越想越觉得委屈,空荡荡的屋子,除了哭泣,好像也没有别的宣泄方式了,我也开始质疑我自己:为什么谈了半年多连一套像样的写真都混不上,为什么每个男友都不愿意带我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难道真的是我太差劲还是不够资格?除了哭,我已经找不出任何语言和字眼来诉说我心中的感受。
好不容易缓了过来,我稍微平静一点地询问他的想法,也开始发现我们的消费观真的不太一样,或者说我们心里对买手机和拍照的定义完全不同。他说他现在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四年,最近开始频繁发热自动关机,他需要换一个新手机,我当然不反对,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不带手机出门就寸步难行,我反问:那你就必须要买一个4000多的手机吗,国产手机也不贵性价比也高,为什么一到定要执着一款昂贵的手机,我要去拍两三百的写真都需要省一省还要等以后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拍,为什么不买两三千的手机呢?他耐着性子又解释了一遍比如屏幕大小合适比如机械机身云云,反正我是听不下去了,他和我说我买东西只是看我自己的需求,不图最贵也不图最好,能满足我的需求就可以,我觉得买手机和拍照相比起来,拍照不是那么的必需。这话我没法反驳,但是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他的“省钱论”和母亲抛给我的问题。我紧接着反问:你的需求就是需求,我的需求就不是了吗?这话好像怎么回答都不对,如果我的需求不是需求的话,那我们的感情就是名存实亡的空壳子,如果我的需求是需求的话,他什么都没有满足我甚至还让我省一省等一等。
中间的争论不想过多叙说了,只是有一点,他站在他的角度说服我需求大于没大有实质意义的写真,我站在我的角度上抗辩为什么可以花四五千买手机都没有钱陪我拍写真,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场关于金钱的争论,最后,不知道是出于无奈还是出于平息战火,他甩过来一句:以后,买手机的事情我再也不提了,而且我想买任何东西我也都不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让人恼火,好像搞得像是我不让买一样,独裁还是专制?这两者都不是我的风格。憋在心里头,卡在嗓子眼里头,简直难受的要人命。
其实,我是真的很想拍一组情侣写真。
我可以出钱,让我难受的是他的态度。